浑身油污的树
国家卫生城市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品牌,也是广大市民的骄傲和荣耀,但兰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道路可谓一波三折。兰州市随处可见的沿街餐馆,绝大多数都开在居民楼下,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一楼从事餐饮经营的店铺更是数不胜数。肮脏油腻的巷道、呛人的油烟味儿、布满窗台的油污和夜幕降临后楼下食客的喧哗等问题,成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病细胞”。
楼下餐馆实在烦人
“每天楼下的小餐馆开门营业后,油烟就会不断地从我家阳台、卧室的窗户缝钻进来,真的是楼下炒什么菜我就要闻什么味儿!”6月27日,家住定西南路346号的周女士无奈地说。当日中午,记者来到定西南路,众多的餐饮店都设于一楼沿街地段,有部分店铺还占据了二楼位置,楼上全都是民宅。周女士家楼下一层、二层有三分之二的商铺都是餐馆,其余楼上的6层全是居民住宅。随后,记者绕至居民楼后方,一进院就能闻到很浓的油烟味,多架排风扇“轰隆隆”的运转声亦不绝于耳。居民称,每天油烟味最严重的是中午和傍晚时分,餐馆后厨产生的油烟会直接灌入自己家中。6年前,院落里的3棵大槐树也受到了污染,面向排烟口的树干枝叶蒙上了厚厚的油污。有着几十年树龄的老槐树由于常年遭受烟熏火燎,一半已经枯死。院里的电线上满是油污,健身器材也被油污尘埃覆盖,无法使用。
家住付家巷9-17号的程女士,也受到一楼餐馆油烟的烦扰,每天晚上楼下餐馆的炒菜味儿,食客喝酒划拳的声音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白天上班累了一天,回到家就想安静地休息,可楼下的噪音实在让我心烦,飘上来的油烟味更是让人反胃。”30多度的大热天里,程女士根本不敢开窗,家里闷得像个蒸笼。记者看到,虽然她已经竭力在打扫,房间四处也放着净化空气的芳香剂,但屋内的油烟味儿仍难以尽除,阳台窗户的纱窗上更是油渍斑斑。
乌烟易治油烟难除
今年,《兰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提出了加强城市卫生“细胞”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卫生单位和卫生小区创建达标活动,为市民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城市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上台阶打好基础。而居民楼下四处飘荡的油烟和扰人的噪音,正是城市卫生建设的“病细胞”之一。走过大街小巷,沿街居民楼下的餐馆随处可见,一些位于闹市区的路段,如永昌路、甘南路、正宁路等路段,城乡接合部那些老旧小区的巷道里,“病细胞”们正在繁衍。近年来,各辖区街道、社区和城管执法队都加大了整治大气污染的力度,很多没有设立排烟筒或者向居民区排烟的餐馆也进行了整改,加建了相应的排烟通道,但是油烟味、油腻依旧存在。正宁路夜市、建兰路夜市收摊后,满地的油污更是让人无从下脚。正宁路夜市路边树坑里的植物早已不见踪影,只剩满满的油污,住在夜市旁的住户,每天不到凌晨都不得安寝。
有些餐厨的污水还会被直接倒进路边的下水道,不仅污染环境,也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建兰路夜市旁的下水井,行人经过时不得不掩鼻。采访中,不少市民都对在住宅楼下开餐馆持反对意见,在他们看来,楼下餐馆带来的油烟烦扰远大于用餐便利。居民楼下的餐馆油烟是治污的“硬伤”,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道路上的难题。看得见的乌烟易治理,看不见却闻得到油烟味则难清除。
居民楼上禁开餐馆?
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兰州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中规定:城市饮食服务业、单位食堂的经营者,应当采取安装油烟净化装置、设置专用烟道等措施,做到达标排放;在住宅楼、未设立专用烟道的商用和综合楼宇、商住综合楼宇中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新建、改建从事产生油烟、废气、恶臭或其他影响人体健康气味的饮食服务项目的,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价不合格的,不得建设。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油烟源头屡禁不止呢?6月27日,记者致电城关区环保局。工作人员称,环保部门的权力有限,接到投诉后,他们一般会派人前去调查,如果是无证经营,就转交工商部门处理,如果是有证的,他们会督促其安装油烟治理设施。但是,这些都无法根除油烟味和油污。
记者了解到,《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市区居民住宅楼内禁止新开办产生油烟及热污染的餐饮、洗浴等服务经营场所。市民王先生表示,如今很多城市已经明文规定禁止在居民住宅楼下开餐馆了,可兰州建在居民楼下的餐馆却比比皆是,相关部门能否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居民楼里不允许开餐馆,减少油烟扰民和污染环境?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来自气象部门的消息称,14日8时至15日14时,全省普遍出现降水,其中兰州、临夏,甘南、定西、白银、天水、平凉、庆阳等市州部分地方出现中到大雨,平凉、庆阳局地出现暴雨...
甘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