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7月29日,记者从西北师大获悉,高校“丝路非遗探寻”社会实践活动在该校启动。该活动由《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编辑部联合南昌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全国8所高校组织,旨在国家“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探寻丝绸之路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在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中国教育报》记者和8所高校的师生30余人,将深入甘南藏区,以文字和视频的形式,全面呈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卓尼洮砚雕刻技艺和拉卜楞藏族唐卡绘画技艺。通过在中央相关媒体刊发社会实践文字、视频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进一步推动丝绸之路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记者耿睿
新闻推荐
13日,甘肃省国家一级演员,原甘肃省剧协副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赵组国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79岁。赵组国从艺50余年,被北京同行称为“金嗓子”,是甘肃话剧界的里程碑式人物,更是甘...
甘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