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甘肃省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本报兰州讯(记者 尤婷婷)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民委主任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民族地区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民族团结目标,坚持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主动适应新常态,全力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民族地区深入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民族地区交通网络得到有效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三个贯通”,州政府驻地贯通高速公路,县区政府驻地贯通二级及以上公路,所有的乡镇和78%以上的建制村贯通沥青路或水泥路。到2015年底,民族地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051公里。兰州至合作铁路开工建设,兰临合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夏河机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个民航机场建成通航。
水利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引洮入潭、引洮济合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解决了工程性缺水问题;黄河甘肃段防洪工程获国家批复,临夏段和甘南段已经正式开工建设。电网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甘南110千伏代古寺、勾吉寺送变电工程建成投运;舟曲插岗、博峪35千伏送变电工程开工建设。灾后重建成效显著,舟曲、东乡县城、迭部腊子口等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完成。
新闻推荐
《甘南州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出版本报甘南讯(记者赵梅)近日,由甘南州文广新局编辑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全面介绍甘南文物保护工作的工具书,内容包括...
甘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