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10日,寓意十全十美。但对于舟曲少女张娟芳来说,无情的病魔缠身数月,两度来兰接受放疗、化疗,已经花去东借西凑来的4万多元,面对家庭经济拮据、面对还有弟妹要上学,懂事的孩子不愿再为贫苦的家庭增添负担,劝父母放弃治疗,省下高昂的医疗费用,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和供弟妹将来上学。舟曲花季少女之举感动了所有的医护人员。
当日中午,记者来到省肿瘤医院放疗科6床。轻轻地推开病房的门,只见张娟芳静静地躺在床上,嘴角不时地触动一下。12点15分,母亲叫醒她准备给她吃午饭,她在母亲的搀扶下坐在床上,只见身体非常虚弱,长时间的放疗、化疗,使她原本浓密黝黑的头发稀疏了很多。住院前84斤的体重现在瘦成72斤,身体非常单薄。据了解,由于高昂的医疗费用使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债台高筑,为了节省开支,娟芳母亲专门从老家舟曲带来了面粉和洋芋,每天自己在病房里用电炉做点饭,给娟芳吃。娟芳的嘴因受病痛折磨,有点变形,吃的饭会从嘴角流出来,每次只能喝点稀饭或拌汤。即使这样,也要母亲一口一口喂才行。“上一次住院期间整整喝了一个多月的稀饭。”“我以前还以为病轻呢,本想今年秋季开学去上学,没想到这么重……”在吃饭间隙,娟芳告诉记者说。就在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她的母亲告诉记者,去年正在读初三的娟芳,经常想睡觉、头疼、发高烧。起初,并没有引起家人的重视,当一般感冒进行治疗。各种感冒药几乎吃了个遍,诊所换了一家又一家,这些症状依然没有好转。今年4月,孩子的病情加重,在当地医院仍采取保守治疗。直到今年7月24日,孩子持续高烧不退,他们才将孩子送到省肿瘤医院头颈科,经过医生的全面检查后确诊为恶性淋巴瘤,一家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据了解,张娟芳来自舟曲县城关镇锁儿头村,在8月7日凌晨的特大泥石流灾害中,家中严重受灾,靠天吃饭的1亩多地被泥石流冲毁,给备受病痛折磨的家庭雪上加霜。7月24日至9月1日,张娟芳在医院接受了一个疗程20多次的放疗、化疗,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她的病情明显好转。但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花去了全家东借西凑来的2万多元,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全家无力承担,只好暂时回家休养。
9月21日,张娟芳在父亲的陪护下,再次来到省肿瘤医院。此次,她住进了放疗科。小娟芳的主治大夫董方告诉记者,娟芳刚到科里的时候,一侧眼睛肿的非常厉害,眼睛都睁不开。现在眼睛浮肿已经消退,病情明显好转。董方进一步解释说,娟芳得的是恶性淋巴瘤,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病情有了明显好转。但同时这个病很不稳定,还要看后续的治疗情况。
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社会各界都向舟曲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据了解,张娟芳第一次在省肿瘤医院头颈科接受治疗期间,该科范主任及医护人员共捐款1600余元,向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送去浓浓爱心。放疗科的董方表示,就孩子的情况她及时向科领导作了反映,科里也会在治疗中力所能及地减免一些费用,但这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后续的治疗花费还很大,她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帮助这个家庭度过难关。
第二次住院治疗已经花去近2万元,加上第一次的费用,已经花去4万多元。面对家庭经济拮据、面对还有弟妹要上学,懂事的张娟芳不愿再为贫苦的家庭增添负担,劝父母放弃治疗,省下高昂的医疗费用,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和供弟妹将来上学。舟曲花季少女的举动感染了病房的所有人,也感动了所有的医护人员。本报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友爱之手,献出一份自己的爱心。如有捐款的人士请与本报记者联系,电话:13893372675。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0月20日上午,由省科学院、甘肃滑坡泥石流研究会、兰州大学、香港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暨甘肃南部滑坡泥石...
舟曲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舟曲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