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舟曲,瓜果飘香,生机盎然。一栋栋城乡居民住房正在白龙江畔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条条沟道和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筑起了“看家护院”的安全屏障,一个个生态恢复项目重新装点广袤山川,一座座学校、医院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公路正在大山深处蜿蜒,一项项农业特色产业正在鼓起农民的腰包……“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仅一年时间,令人欣喜地看到,横穿全境的白龙江正在把吉祥的花雨撒遍“藏乡江南”,一个更加秀美的新舟曲已初露容颜。
城乡居民住房优先启动
吊塔举铁臂,车辆穿梭忙,机声隆隆响……无论是舟曲老城区,还是峰迭新区、兰州秦王川转移安置区,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工地上,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栋栋新楼正在一天天地长高。
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共有6个项目,其中城镇居民住房加固、维修和农村居民住房加固、维修4个项目已于去年底全面完成。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和农村居民住房重建两个项目于今年4月全部开工,分别在舟曲老城区、距县城以西15公里的峰迭新区和兰州秦王川转移安置区三个地方建设实施,三地一共安置受灾户4909户。其中老城区总投资2.6亿元,总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建设26栋高层大楼,可安置受灾群众1532户;峰迭新区建设总投资2.26亿多元,建设80栋楼房,总建筑面积19.58万平方米,可安置受灾户2226户、1.5万人;秦王川转移安置区建设总投资6亿多元,包括安置1150户约4500名受灾居民和3500名师生规模的寄宿制学校。开工以来,住房建设步代不断加快,共有2100多名建筑工人和农民工奋战在3处建设工地上,投入挖掘机、装载机和运输车等大型机械100多台(辆)。老城区有的楼房已建到3层。所有住房可望年底前后完成主体工程,明年9月可竣工入住,有的标段工期可望提前3个月左右。
地质灾害治理放在突出位置
站在舟曲县城白龙江南岸的南山上鸟瞰,三眼峪和罗家峪昨日的泥石流废墟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两条新建的排导堤,宛若两条飘逸的彩带从北山飘然而下。建设者们用大干快上的热情,交出了治理地质灾害的第一张答卷。
坚持预防为主、合理避让、重点整治、保障安全原则,对山洪、泥石流、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体等灾害风险区和隐患点进行综合治理,成为舟曲灾后重建的重头戏。舟曲地质灾害治理共有26个项目,总投资8.28亿元,占全县灾后重建总投资的16.5%。今年3月,第一期实施的三眼峪沟、罗家峪沟、南峪沟、寨子沟、龙庙沟、硝水沟泥石流治理工程以及龙江新村、南桥滑坡治理工程等8个项目总投资达4亿多元,截至目前已完成了主体工程。总投资1.5亿多元的三眼峪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是四川省目前最大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成总长2160米的排导堤为四川省之最,15座拦挡坝层层布防,采取排拦结合,按设计能力可抵御去年“8·8”规模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总投资8087万元罗家峪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已建成排导堤工程,17座拦挡坝已开工建设10座,其中竣工1座,有3座可望近日竣工。
生态修复绿染山川
随着一场场夏雨过后,舟曲农民新植的幼树舒枝展叶,昔日荒山秃岭呈现出点点新绿。眼下,落实地块、挖鱼鳞坑、备树苗、搞培训……为秋季造林做准备的造林热潮正在舟曲19个乡镇蓬勃兴起。
今春以来,舟曲重建林业生态修复项目全面启动。荒山造林、封山育林、苗木基地、草原修复工程、水源地保护、水保设施修复、水土保持工程、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土地整治、南峪沟矿山环境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执法监察监测等12个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据了解,舟曲县灾后恢复重建林业项目总投资1.1亿元,其中生态修复荒山造林建设项目总投资3360元,建设规模为荒山造林4.05万亩,项目建设期限2年。该项目实施地点位于舟曲县城关、峰迭、江盘、南峪等14个乡镇。此次荒山造林项目在舟曲县城关镇实施7545亩,主要实施地域为县城周围泥石流易发区罗家峪、三眼峪、北关、乱石湾等地。项目实施后,通过人工造林,可增加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站在罗家峪山梁四处眺望,眼前是一个个新挖的鱼鳞坑,如星罗棋布,采用容器育苗,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据县林业部门介绍,今年4月以来,罗家峪、三眼峪、北关、乱石湾等地的农民,还有其他山乡的农民,利用农闲挖鱼鳞坑2万个左右,为秋季植树造林做准备。励精图治的舟曲儿女,决心再造一个秀美的新舟曲,让“藏乡江南”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美。
水利重建唱出流水欢歌
漫步舟曲县城滨河道,但见昔日咆哮的白龙江终于安静下来,浪花翻滚的江水像一条吉祥的哈达飘逸在蓝天白云之下,是一条3公里长的固若金汤的巍巍防洪堤锁住了一江狂澜。
水利恢复重建工作是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9月份开始,按照国务院通过的《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四川省水利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白龙江综合治理及县城防洪工程、移民安置区防洪工程、县城及周边地域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水文站建设等4项灾后重建工程。白龙江堰塞河道综合治理及防洪工程全面完成,峰迭新区防洪工程基本建成,水文站恢复重建项目加紧推进,乡村供水、农田灌溉、水保设施修复和水土保持工程等4个项目前期工作全部完成。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一周年之际,舟曲白龙江堰塞河道综合治理及防洪工程正式完工。这是舟曲第一个开工的灾后重建重点项目,也是第一个完工的灾后重建重点工程,对舟曲灾区有着特别的意义。从锁儿头桥到瓦厂桥共建成防洪堤3411.1米,其中新建1552.2米,加固加高1858.9米。在规整的河道里,昔日咆哮的白龙江变得温顺起来,唱着一首大江东去豪奔向远方。总投资7173万元的峰迭新区堤防建设工程,新建和加固防洪堤总长4983米,目前瓜咱坝段防洪工程已建成,全长2916米。汛期已经到来,这些新建的防洪工程已开始发挥防洪度汛作用。
永久性供水工程惠及民生
“我们喝上甜水了!”在舟曲县城,随处都能听到这样的欢笑声。是新建的舟曲供水厂的11眼甜水井,滋润了人们发自内心的笑声。
去年“8·8”特大泥石流灾害中,舟曲的供水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舟曲县城4万多人用水告急。再造生命之源,去年9月9日,舟曲灾后恢复重建第一个项目——永久性供水工程开工建设。新建的舟曲县自来水厂位于县城以西5.5公里处的杜坝村东侧,省道313线南侧,工程包括水源地、配水厂的土建、安装工程。工程建设用地面积约10.4公顷,其中配水厂占地面积为0.510公顷。工程设计总规模为日供水能力1.12万吨,总投资7136万元,这一工程将能满足舟曲县城和峰迭新区日常所需水量。去年10月上旬,11眼水源井已全部完工,水源井水质经试验检测达到饮用水要求。今年3月,配水厂的两座清水池完工并蓄水合格;4月10日配水厂所有单体构筑物主体完工;4月15日,配水厂至老城区管网全部敷设完成,管道压力试验合格;4月27日,已完成水源循环和管道通水冲洗。自来水厂目前已基本完工,当前水厂所有供水系统正在正常运转供水。
交通建设为“藏乡江南”插上腾飞翅膀
是彩虹?是哈达?不,是灾后重建新建和改扩建的一条条公路,飘逸在大山深处,蜿蜒在白龙江畔,把一座座交通重建的丰碑竖立在“藏乡江南”大地。从舟曲县城至峰迭新区,一条总长16.7公里的公路改扩建工程就是交通重建的一个缩影。这条总投资3.4亿元的公路改扩建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之中,已铺设了1公里长的标准油路。
去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给舟曲县公路交通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损失,通往舟曲县的“生命线”省道313线两河口至舟曲至迭部公路被泥石流截成40余段,舟曲公路管理段、舟曲公路路政大队被泥石流夷为平地,舟曲县汽车站被堰塞湖淹没。随着各项灾后重建工作的陆续展开,作为钢材、水泥、砖瓦等建材运输的唯一通道,公路交通恢复重建显得尤为重要。公路兴,百业旺。舟曲灾后重建交通建设成为重要内容,总投资4.55亿元,其中由省交通厅承担援建项目投资4.1亿元,舟曲县政府实施15条、82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为4380万元。设计标准为公路二级,路基宽12米。峰迭新区沿山过境段1.46公里,路基宽25米,路面宽17米。全线共设置大桥3座,中桥4座,隧道2条,预计到明年10月底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两河口至舟曲县城道路维修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82%以上,预计今年9月底完工并交付使用。截至目前,交通建设已完成投资1.8亿元,占总投资的近40%以上。
让特色产业鼓起农民的腰包
修圈舍、养肉猪,搞培训、养鸡鸭,建大棚、务蔬菜……灾后重建,一个个特色产业项目正在千家万户实施,成为助农增收的“财神”。
舟曲把灾后重建与农民治穷致富相结合,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投资近1亿元实施10个农牧业项目已全面启动,扶持广大山乡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助农增收。随着一个个特色产业项目的实施,将为增加农民收入增添后劲。投资500万元扶持重灾乡城关和江盘等乡镇1500户农民发展养猪,眼下已有360多户农户建起圈舍,这一短平快致富项目将起到吹糠见米的效果。总投资200万元的种鸡场项目已在江盘乡河南村南山建成,成为一大亮点。总投资1000万元的中藏药材生产基地项目自今年5月实施以来,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技术人员3200人次,调运药材种子27吨,在9个乡镇示范种植中藏药材6700亩。2万亩冬油菜示范基地项目正在全县19个乡镇210个行政村落实地块,等秋收后播种。在灾后重建中,舟曲大搞沼气、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新能源建设,点亮了农家新生活。今年以来已安装太阳能热水器760多个,发放太阳灶2500台,向411户农户推广沼气,已有近125户农户完成主体工程。
舟曲灾后重建各个项目建设齐头并进。学校和医院建设、扶贫开发、民族经济、旅游项目等各项灾后重建工程建设,不断提速。
舟曲县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泥石流灾害后受灾群众增收的主渠道,以搭建劳务平台、拓展劳务基地建设、扩大组织输转规模、加强用工信息引导、改进就业服务方式为抓手,稳步推进劳务输转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劳务经济成为灾后恢复重建一大亮点。截至8月上旬,全县累计输转劳力3.79万人次,劳务收入3.07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0%以上,大干快上,捷报频传,灾后重建正在“藏乡江南”300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不断掀起新高潮,一幅美好的蓝图正在绘就,舟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希望之舟”将直挂云帆济沧海驶向胜利的彼岸!
新闻推荐
在舟曲特大泥石流一周年前夕,我和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的几位同行,一同去舟曲采访,在短短几天的的行程里,让我充分感受到了舟曲一年来的变化。早在战国...
舟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舟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