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何新朝。
月圆村,“陇上桃花源”,这个富有诗意的美丽村庄,消失在了一年前的那个夜晚——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月圆村党支部书记何新朝等为数不多的村民幸存下来了,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何新朝和乡亲们挺起不屈的脊梁,在心爱的家园奋力前行。
遭受重灾 感念总理关怀之情
“全村多一半人没有了,泥石流过后,400多人只剩下153个。家里只剩下我和小儿子。媳妇和7岁半的大儿子,弟弟一家4口,加上父母,还有一个没成家的小弟,都不在了。”一年多时间过去,11月19日,回忆起这些,何新朝的双眼噙着泪花。
“当时,不知道村里还剩多少人,也不知道被冲散的亲人还在不在。”去年8月8日,灾害发生当天,何新朝被送往舟曲县人民医院急救。在病房里,他不知道生活将如何继续。当晚8时,几近绝望的何新朝看到,温家宝总理走进了他所在的病房。“总理的表情非常凝重,问我家里和村里的情况。一说起这些,我当时就哭了,哭着说亲人都冲走了,村里很多人联系不上。总理鼓励我要坚强,政府一定会帮我们。”
一年来,这样的情景,无时无刻不在感动和鼓励着何新朝等幸存村民的心。“去年8月22日,总理再次专门看望我们灾区群众;12月26日,总理通过电台连线了我,问我月圆村受灾群众的生活,和我小儿子的病情。”何新朝说,灾后一年来,每每想起党和政府的关怀,他都特别感动。今年7月1日,他特地给温总理写了一封信,借此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他在信中说:“灾难带来的伤痛会随着时间逐渐减淡,但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恩情永远铭记。”“情暖人间,爱让灾区充满温暖,现在我们逐渐摆脱了灾难带来的阴影,我和我儿子都已全面康复。”
心疼女婿 岳母做媒重组家庭
“小儿子刚被送到幼儿园去了。”11月21日下午,何新朝带着记者走进临时在舟曲县城租住的家里时,炉火正旺,整个房间暖意融融。记者看到,何新朝的新家里,新添置了冰箱、双人床等家具,家里的电脑还联了网,布置虽然简单,但很温馨。“刚被泥石流冲散时,我还能听到媳妇的声音,后来她就被冲走了。”何新朝告诉记者,结婚几年来,他和妻子的感情一直很好。灾害发生后,妻子和儿子等亲人罹难,一度,他整个人很消沉。妻子虽然不在了,但灾害发生后一年多来,他每隔几天,就会前往在陇南武都山区的妻子娘家,探望年迈的岳父母。“我岳母一直很关心我,经常问我对象再找了没有。儿子年龄也小,我照顾不上,但我还是一直不想再找。”何新朝说,现在,岳父母待他就像待亲生儿子一样,因为心疼他们父子,今年8月8日过后,妻子离世满一周年后,岳母专门给他介绍了个对象,希望他重新组织一个家庭,过新的生活。
迈步发展 受灾村支书重建未来
记者见到何新朝时,他刚刚从舟曲县城关镇沙川村忙完归来。“泥石流灾害以前,我是做铝合金门窗的,当时,我的三个铺面都被冲毁了,车也被冲走了,损失特别大。”何新朝说,受灾后,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月圆村人终于重新站了起来。灾后重建工作启动后,尚未从失去亲人的痛楚中走出来的他,强打精神重新开始了生活,并在舟曲瓦厂附近,重新开了铝合金门窗加工店。今年5月,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何新朝注册了一家公司,除了原有的铝合金加工厂,他还在舟曲城关镇沙川村新开了一个砂场。在给新公司取名时,始终怀念着月圆村的他,将“月圆”二字放在了公司的名字里——舟曲县月圆重建实业开发有限公司。
“灾害发生后,幸存的人们对月圆村的感情更深了。”何新朝说,他在给总理的信中汇报说,“灾区迎来全面重建,我也荣幸地当选为灾后重建群众监督员,目睹着重建工程一项项开工,相信很多受灾群众的心里会更加踏实,大家都在展望一个新舟曲的重建,一个美丽家园的诞生。”
文/图 本报舟曲特派记者 鲁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梁峡林 实习生温紫晶)“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救援中体现出来的抗灾重建精神,是一笔珍贵的民族精神财富,它不仅是舟曲的,也是甘肃的,更是全国的,我们要通过打造舟曲特大山...
舟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舟曲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