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新闻 合作新闻 夏河新闻 玛曲新闻 舟曲新闻 碌曲新闻 迭部新闻 临潭新闻 卓尼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甘南市 > 舟曲新闻 > 正文

【走基层看变化】绣出美好新生活

来源:甘肃日报 2015-06-15 14:10   https://www.yybnet.net/

【走基层看变化】绣出美好新生活

绣出美好新生活

本报记者 赵 梅

“奶奶,这是什么啊?”3岁的赵明博搂住正在堂屋门口刺绣的杨满满,奶声奶气地问。

“这是绣花袜子啊,奶奶要参加刺绣展。”杨满满一边飞针走线,一边回答着孙子的问题。

6月的舟曲,天高云淡,杨满满的农家小院花香四溢,祖孙俩对话的场面被定格成最温馨的一幕。

杨满满是舟曲县峰迭镇武都关村人,今年47岁,十二三岁起,她就跟着母亲学绣花。

绣花纸样很关键,好多人只会绣花但不会剪样。杨满满到处问、到处学,如今她既会剪花样又会绣花,还会做狗头帽、绣花鞋、枕头等各种手工艺品。

舟曲县文化底蕴深厚,妇女手工艺品制作有着古老的传统。为了打造舟曲妇女手工艺品品牌,提升全县民俗文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民间手工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舟曲县妇联自去年起在全县范围内征集各类刺绣及手工艺制品。

今年年初,刺绣被列为第十六届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暨第二届舟曲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节的参展项目之一,舟曲县妇联再次向乡镇、村委会下发通知,广泛征集各类刺绣及手工艺作品。

为了征集到好作品,舟曲县妇联主席杨惠英从年初便走街串巷,寻找“巧手妇女”,将她们的作品上传到微信进行推广。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确如此。

“前一阵子, 陇南一位客户打电话预订了7顶帽子和10副枕头。”杨满满说,去年,仅小孩戴的狗头帽,她就做过六七顶,一顶可以卖500元,做得最多销售得最好的是枕头,一副200元左右。

“做刺绣挣不了大钱,但一年上万元是没问题的。”杨满满说,她最多一年靠卖刺绣制品收入3万元。

舟曲县东山乡村民杨召玉和杨满满一样,自小学刺绣,不同的是,在舟曲县妇联的帮助下,去年10月,她已经开办了舟曲县泉城手工艺品有限公司,和她一起创业的有48位妇女。

走进泉城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的门店,狗头帽、大尾巴帽、传统绣花枕头、虎头枕、绣花鞋、各类荷包马夹等刺绣及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我以前给别人打工, 一月收入2000多元, 现在收入翻番了。”杨召玉说,她希望通过扩大规模,让更多的人了解舟曲的刺绣和手工艺制品。

如今,在飞针走线间,绣出美好新生活,弘扬、传承舟曲民俗文化,成了舟曲妇女的心声,也是舟曲县民族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新闻推荐

双联行动平台打造“三大工程”

双联行动平台打造“三大工程”本报甘南讯(记者赵梅)省委组织部把双联行动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全力打造形象提升工程、能力锻造工程和进德政民心工程。在舟曲县拱坝乡的双联...

舟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舟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走基层看变化】绣出美好新生活)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