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希望之旅
本报记者赵梅通讯员张继元
近日,舟曲县磨沟村的一家小卖部前,一名残疾人正为群众耐心讲解惠农政策。他,就是坐在轮椅上为群众服务的舟曲县峰迭乡磨沟村残疾人专职委员严文涛。
32年前,刚刚20岁出头的严文涛在一次塌方事故中被砸伤脊椎,导致下肢高位瘫痪。受伤后,他在床上躺了整整5年。严文涛说,那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时光。
在受伤康复期间,他托人找来各种书籍,以此消磨难熬的日子。慢慢地,他从书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找回了生活的勇气。
最初,严文涛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便开了一间小卖部,并利用小卖部帮助乡亲们收发信函、传递信息。他还订阅了《甘肃农民报》《残疾人导报》《读者》《农村百事通》等10余种报刊。除了自己看,还借阅给村里人。他的小卖部,也成了磨沟村的“信息铺”。
从2002年开始,严文涛组织村里群众,连续举办了三届磨沟村春节联运会,每三年一届。节目有篮球、象棋、体操、拔河、秧歌等,以此丰富乡亲们的春节文化活动,引导乡亲们度过一个健康文明的春节。2007年4月30日在县残联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残疾人之友》节目的关心下,严文涛开通了截瘫咨询热线,以自己的经历开导和他一样的残疾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严文涛还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截瘫朋友的生活细节》《褥疮的预防与治疗》,寄送给各地的残疾人,希望他们在生活中少走弯路,重拾信心。
2008年8月,严文涛修建了舟曲县规模最大的标准化养猪场——兴旺养猪场,引导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同时吸收村里的残疾人来养猪场就业,让他们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严文涛说:“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让更多的残疾人看到,虽然身体残疾了,但只要热爱生活,就能看到希望。”这,就是严文涛创业的动力。
2011年,在当地政府、残联的帮助下,严文涛成立了磨沟村腾达残疾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5年来,严文涛帮助相邻3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的贫困户、残疾人致富增收,并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帮助更多的残疾人。
正是凭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状态,严文涛取得了一项项骄人的成绩。2007年6月严文涛获全国优秀残疾人专职委员称号;2009年6月获甘肃省自强模范称号;2010年7月获甘南州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0年10月获甘肃省残疾人专职委员十大标兵称号;2013年1月获第三届甘肃省十大杰出残疾人称号。
新闻推荐
甘肃:双语法律人才多起来了人民日报记者徐隽“现在开庭!”随着法槌的敲响,女法官杨华晖一边用汉语主持庭审,一边用藏语向不懂汉语的藏族当事人进行讲解、询问。这种“别具一格”的庭审现场,在位于甘肃...
舟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舟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