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闻 兰州市 嘉峪关 金昌市 白银市 天水市 酒泉市 张掖市 武威市 定西市 陇南市 平凉市 庆阳市 临夏州 甘南市
地方网 > 甘肃 > 甘肃新闻 > 正文

裕固族人的独特节日习俗

来源:兰州晚报 2009-11-08 20:52   https://www.yybnet.net/

剪马鬃插箭打酥油

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剪马鬃节、祭祀“腾格尔汗”活动和藏传佛教的宗教节日。 

裕固族起源于唐代在鄂尔浑河流域游牧的回鹘。明初,陆续迁至祁连山一带,逐渐形成了裕固族。裕固族的节日习俗反映着本民族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裕固族的幼儿剃发仪式别具特色,按照传统,裕固人家的小孩长到3岁时才第一次剃发,届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剪马鬃是裕固族特有的节日习俗。

古老的节日传统和多样的礼仪形式,给这个马背上的民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九月大会

居住在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一带的裕固族,有着很多自己的传统节日,并保持着浓郁的本民族特色。

九月大会也称“十月大会”,是裕固族传统宗教节日。据肃南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十月大会”主要流行在甘肃省肃南县裕固族聚居区,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四至二十六举行。一般为期3天,主要是为了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逝世日而举行的传统宗教活动。

据记者了解,每年的九月大会期间,各个寺院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庆典活动,寺院的墙壁及门窗都要刷成白灰色以示纪念。在节日期间寺院内正中挂宗喀巴像,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寺院,向宗喀巴像上香、叩头,喇嘛、僧人诵经。在这个时候,各个寺院也都要以手抓羊肉、油炸果子等食物招待参加者。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传统的九月大会已经从最初的宗教节会变成综合性的民俗盛会了,不同民族的人们着盛装相约聚会,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已经成为一大亮点。

六月大会和正月大会

六月大会俗称“过会”,是裕固族传统宗教节日。据肃南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过会”主要流行于甘肃省肃南县裕固族居住地,各寺院会期时间不一,多在农历六月初一至十五举行。届时,山区牧民要请喇嘛念平安经,并上山祭鄂博。去时人们手拿鄂博杆和清茶,来到规定的祭神地点,边向山上洒清茶,边祈求山神保佑。

正月大会是裕固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该会的具体日期不完全一致,一般在农历正月初十至十五举行,为期六天。届时,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来到寺院,老人们为祈平安烧香磕头,点灯祈祷。寺院僧众戴着面具,装扮成马、牛等形象,跳着古老的祭神舞,裕固语称“禅”,并向人群抛撒红枣,以示吉利。寺院用手抓羊肉、油炸果子、奶茶等招待参加者。有时还举办酥油灯会。

火驱凶神的传说

祭火活动是该族同胞最隆重的习俗之一,而“火驱凶神”则是裕固族的古老宗教习俗,每年春节除夕前举行。旧时,人们认为每年阴历除夕至次年正月初五,是凶神恶鬼最猖狂的时候,只有火才能驱逐凶神恶鬼。因此,除夕来临,裕固族家家户户都要把帐篷(或房屋)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在门外的空旷地方点燃两堆火,边放鞭炮,边驱赶牲畜从两堆火中间通过。从除夕到正月初五,帐篷及畜圈内外都要挂上酥油灯,彻夜通明。这样,凶神恶鬼就不敢接近人畜,以保平安。 

大年三十的下午,全村寨的民众都聚集在门前空旷地上,点燃起两堆火,在鞭炮的噼啪声中,人们驱赶着牲畜,从两堆火中间走过。裕固族同胞不仅除夕时祭火,举行结婚仪式时,也少不了祭火,让新婚夫妇从火堆间走过后,这才举行婚礼。

肃南县委宣传部朱副部长告诉记者,裕固族人对火的崇拜起源于一个神话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裕固族人打来的猎物,是生吞活剥着吃的。后来,一位英雄从天上取来火种给了他们,这才吃上了熟食,夜间也有了光明。裕固族人为了保留住火种,平日不用火时,便把火种埋在牛粪堆里,用时再取。一次,有一对夫妇,丈夫打猎去了,他交待妻子,要经常加牛粪,以保住火种。不料,妻子忙着家务,把添加牛粪的事忘却了,结果,牛粪堆成了灰烬,没有一点火星,妻子心急了。正当她发愁时,突然看到南山坡处冒起一缕青烟,她高兴之余,急忙朝冒烟的地方跑去,只见在一个帐蓬里,火光闪闪,一位老奶奶在火上烤肉吃,在其再三央求下,猎人的妻子从老奶奶处把火种取回家中。可她没料到,这个给她火种的老奶奶竟是三头妖怪所变。从此,这妖怪便三番五次地来她家中吸她的血,吃她家的牲畜。武艺高超的丈夫回来后,看到这一惨景,决心除掉这个害人精,但在与三头妖怪搏斗中,却身负重伤而牺牲。妻子万分悲痛。她燃起一堆大火,把丈夫焚烧后的骨灰埋入地下,砌起了一个坟头。裕固族同胞为了纪念这位除妖英雄,便形成了“祭火”的习俗而流传了下来。

裕固族的春节

春节是裕固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节前有祭祖守岁活动。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主要有抓肉、炸油果、馓子、酥油奶茶等。年三十守岁,正月初一早早起床,意为人勤春来早。按习惯,年轻人和晚辈要手捧清水,洒向帐篷、棚圈,表示清洁吉祥。 

裕固族人过春节一般节期也为5天,从正月初一到初五,有的地方要持续到十五天。每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拆洗衣被,打扫卫生,准备节日食品还要准备鞭炮、酥油灯和蜡烛。腊月三十下午,人们还要选一块干净的空地点燃两堆火,然后放鞭炮,驱赶牲畜从火堆中间走过,以示在新年里人畜两旺。这天要将刀、剪、扫帚都收起来,不到初五不得动用。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饭后相聚在一起,通宵达旦地欢乐唱歌。年初一拂晓,进行敬天神活动。清晨吃过饺子,喝过奶茶,便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福。送礼时,先将礼品装在精美的袋子里,上面用一块四方白布对角折叠成三角形封盖,类似哈达,表示吉祥如意。

剪马鬃节

以游牧为生的裕固族,对马有着特别的情感。有一匹好马,对于一个裕固族男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裕固族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赛马会,在充满节日气氛的草原上,赛马会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观众。

裕固族在马驹满周岁第一次剪鬃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表示马驹已经长大。畜牧业在裕固族经济社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故对牲畜爱护有加,尤其对马驹视为掌上明珠,马匹是其财富的象征。当马驹满周岁进行第一次剪鬃时,要举行隆重的剪鬃仪式。该仪式内容主要包括:选定剪鬃的日子,一般在农历四月十一,请来亲朋好友,为给马驹剪鬃做准备工作。在正式剪鬃前,用炒面疙瘩在盘里垒成一个5-7层的小塔,并在小塔上浇注酥油,象征着既有中心也有四面八方。在剪刀上系上哈达。准备工作完成后,将马驹牵来,请既会剪鬃又能歌唱的人手拿剪刀,一边唱着《剪鬃歌》,一边在马驹的鬃毛上抹酥油,只剪下一绺马鬃奉献给神。其他客人也要边唱歌边剪鬃。主人将剪下的马鬃收藏起来作为纪念。

“剪马鬃节”在每年农历四月中旬择日举行,一般为期两天。届时,马的主人要准备酥油、奶茶、青稞酒、手扒肉等食品及剪马鬃用的盘子,盘子里还放置一座用炒面疙瘩垒成的7至8层小塔,塔上浇有酥油,凝固的酥油可使塔固定在盘里。塔表示四面八方平安富足。剪马鬃的剪刀把上也系条吉祥的白色哈达。

剪鬃仪式开始后,家人牵来马驹,主人邀请客人中有经验的牧人执剪,客人互相推荐,自己再三谦让。最后,由一位公认的既善剪鬃又会歌舞的人开剪。他(她)一边剪马鬃,一边唱《剪鬃歌》。剪下的头一绺鬃毛,由他(她)亲自送进帐篷,敬献给“毛神”,祈求“毛神”保佑。献毕出帐继续剪,但得留一部分让其他客人剪。给主人家所有的满周岁马驹剪完后,大家进帐篷入席宴饮。酒歌对答,十分欢洽。主人尽量要使客人多吃多喝;客人热情赞扬主人治家有方,牲畜兴旺。饭后,主人骑上刚剪过鬃的小马驹,奔驰而去,每过一家,都会受到别人的祝贺。剪马鬃,有点像给少年行成人礼一样受到普遍重视。

新闻推荐

残疾人患大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20%

本报讯 11月12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甘肃省扶助残疾人规定》已由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这项新规定将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甘肃省1999年11月24日下发的《甘肃省残疾人优惠...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裕固族人的独特节日习俗)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