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容易使人精神疲乏,心情变得烦躁不安、焦虑易怒。除了预防生理中暑外,夏季还需要当心“心理中暑”。
“心理中暑”的人通常表现为情绪烦躁、心境低落、行为怪异,并伴有头痛、胸闷等躯体症状。清晨会好些,下午和晚上较严重。以下几类人更易“心理中暑”:长期处于紧张压力下的人、不善与人沟通的人、平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且情绪波动大的人、争强好胜者,以及同时患有其他疾病者,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
应该如何防治“心理中暑”呢?
积极情绪法 情绪对人的影响极大,善养心者必须注意管理情绪,为自己建立积极乐观的信念,友好地对待周围的人,以一种宽容的心态与人相处,保持心平气和。
养心冥想法 可以通过听一些舒缓的音乐、闭目静坐、沉思等方法为自己进行心理降温。此外,还可以通过想象自己置身于大海、冰川或者森林等凉爽的环境,让心情平静下来。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跟自己说暂停3分钟,之后再去想刚才的事情,波动的情绪会渐渐平缓。
视觉清凉法 居室、办公场所要尽量做到空旷整洁,每天定时清除不必要的杂物,腾出空间,并养成保持环境整洁的好习惯。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更理性地思考问题,避免产生视觉焦虑。通过改变视觉效果来清空杂念,营造简单清爽的生活氛围,达到清凉惬意的感觉。
合理作息法 养成睡“子午觉”(即23时之前,午时11时-13时之间)的习惯,让自己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制订个性化计划,避免因忙碌而产生不良情绪。
适量运动法 夏季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运动的时间最好选择清晨,因为此时人体阳气相对较弱,可以补阳滋阴。同时注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散步、慢跑、游泳、打球等有助于释放压力,放松情绪,烦恼也将随之释怀。
天地间真滋味,唯静者能尝出。了解自己,学会控制情绪,适应环境而不被环境所左右,及时做好自我的心理“降温”工作,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安享明媚的夏日。(据甘肃日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伟如)8月19日,全省先进事迹宣讲团团长、省委政法委宣传教育处处长李军强带领全省先进事迹宣讲团一行,来临夏州实地宣讲张树俭先进事迹。州委常委、州委政法委书记王国志,副州长苟永平...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