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煤集团煤质检测工路文静
大家好!我是来自华亭煤业集团的路文静,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信仰,华煤前行的航标》。
作为一名矿工子弟,心里一直很好奇,是什么力量,让一块块黑色的乌金,从地层深处运到千家万户,为人们送去温暖和光明;是什么力量,让一代代矿工矢志不渝,默默奉献在八百米井下;是什么力量,让贫穷落后的华亭矿区发展成为甘肃省重点煤炭生产基地?当我成为一名华煤员工时才渐渐明白,那是信仰的力量。
今天,有幸和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2011年11月,华亭煤业集团在东峡煤矿探索实践52度以上急倾斜煤层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时任综采队队长的冯斌带领77名职工承担了这一重任。当时,工作面平均倾角在52度以上,最大倾角达到62度,人在上面正常行走都很困难,要安装十几吨重的钢铁支架更是难上加难。困难面前,冯斌和他的团队没有退缩,仅用19天就完成了安装。然而,试生产期间的更大考验在等待着他们。2012年1月13日,工作面大面积冒顶,冒落的煤覆盖了采煤机,填满了支架间的空间,隔断了行人通道。冯斌带着职工上了早班连中班,不分昼夜连轴转,研究制定技术措施,反复实践冒顶处理方法。由于支架间间距变小,无法使用铁锹,职工们就用手把散煤刨出来,一双双手套磨破了,手指磨起了血泡,他们没有放弃,不断进行清煤和扶架,职工们说,那段时间就连做梦都是扶架的情景;许多职工下班后累得吃不下东西,第二天入井后补充点牛奶继续工作;从安装到试生产近70天的时间里,冯斌只回过三次家,几乎每天下一趟井。经过近3年时间的艰苦努力,他们成功攻克了52度急倾斜煤层综采综放这一世界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节约煤炭资源2500万吨以上。
在华亭矿区发展的各个时期,信仰的力量一直在传承。上世纪70年代,我国工业发展亟需煤炭,老一辈矿工发扬“不怕吃苦、不计时间、不讲条件”的精神,多出煤,出好煤,全力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在煤炭发展的黄金十年中,华煤人不断探索创新,使企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前,企业发展面临困境,华煤人必将继续传承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岗位上创新创效,自觉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作为矿山的一名女职工,我时常能够感受到信仰的力量。矿山的女人总是习惯在丈夫转身的背影里多看一眼,她们没有下过井,却熟悉井下的每一条巷道。矿山的孩子最爱听的就是隆隆的天轮声,最爱看的就是爸爸推开家门时的那一脸疲倦。许多时候,当我看到丈夫那双灌水泥时被腐蚀的手,背炸药时被勒破的肩,推渣车时手脚被磨出的茧,我怎能不心疼?可他说,其实女人的心做丈夫的何尝不懂?可他是矿工,更是个男人,是矿工就应该迎着风雪下井,是男人就该独立承担责任。这一刻,我才深切感受到,正是信仰的力量在鼓励着他们、支撑着他们。黑色的煤并没有掩盖住一颗颗火热滚烫的心啊,那浓浓的黑色里蕴藏着的,正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守岗位的赤诚情怀。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丁小凤)9月19日,甘肃省第三届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甘肃医学院举行。省委网信办副主任王国强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复兴致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武志元,省国家...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