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工程和“人信人守”工程,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实施“金种子”工程,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49所,持续开展“奉献天水·十大人物”、“感动天水·凡人善举”、“最美天水人·身边正能量”、道德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选树的先进典型先后有3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其中提名奖2人)、3人被评为甘肃省道德模范、13人被评为甘肃省陇人骄子、3人被评为甘肃最美人物等。
精神文明创建成绩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全国文明单位达到9个,全国文明村(镇)达到6个,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1个,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达到8个,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达到14个,省级文明单位达到62个,省级文明村、镇、街道、社区达到45个。
文艺文化工作厚积薄发
天水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对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大城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文化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内容建设,文艺文化事业呈现出厚积薄发的喜人态势。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力提升。全市公共文化馆建筑面积达13695平方米,公共图书馆馆舍总建筑面积达16668平方米,实现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建成村文化室375个、乡村舞台1784个、农家书屋(社区书屋)2557个、城市数字影院7个。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9.33%,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04%。二是文化遗产保护成效突出。麦积山石窟正式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启动全市38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工程,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马家塬、毛家坪、李崖等重大文化遗址挖掘保护和研究工作取得突破,全市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达到36项,武山书画、秦安小曲、秦州平南镇(唢呐)等12个项目分别入围全国和全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录,15部馆藏珍贵古籍分别入选国家和省上《珍贵古籍名录》。三是文艺精品佳作迭出。《天水通史》《魅力天水》出版发行,创排上演《一画开天》《麦积圣歌》《大秦文公》《轩辕大帝》《陇上铁汉》《关山月》《邓宝珊将军》《姜维》等精品剧目,央视拍摄制作的5集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麦积山石窟》在央视1套播出,拍摄完成双联行动和***题材电影《幸福快车》、电视连续剧《苦乐村官》。四是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出台《天水市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纲要》,公祭伏羲大典实现海峡两岸共祭,首届丝绸之路—天水摄影双年展成功举办,中国天水·李杜诗歌节有序开展,天水文化旅游投资发展公司组建成立,麦积山温泉度假酒店、麦积区和秦州区两个滑雪场等项目建成运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项目、孙集文化小镇、峡门风情小镇等文化旅游项目加快建设。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12.31亿元,年均增速35.32%,接待游客221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32.3%,有效促进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同年天水市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
新闻推荐
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8月14日在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赛。全省180余名青年技术骨干参加6个职业(工种)的竞赛。 “振兴杯”甘肃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坚持以全面提
本报讯【记者何郁】为期两天的第十一届“振兴杯”甘肃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8月14日在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赛。全省180余名青年技术骨干参加6个职业(工种)的竞赛。“振兴杯”甘肃省青年...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