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在改革开放初期挺立潮头,1987年2月,全国第一家民办股份制金融机构——河州穆斯林融资公司在临夏诞生,标志着临夏在全国金融改革中先行一步,此举被认为是国家银行以赢利为目的向企业化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临夏由于政策比较活,做生意的人很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困难,但由于金融政策不太灵活,私人到银行贷款非常困难。同时,由于宗教信仰观念的原因,一些穆斯林商人不但不愿到银行贷款,也不愿将手头积累的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资金拿到银行开户。
在时任州委书记单得真的支持下,民族商场总经理沙云青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开设民营股份制金融机构的申请,州人行考察了民族商场,估价1000万元,以此作为抵押,并投资50万元。总行同意开设民办股份制银行,沙云青当即从商场拿出50万元,发行股票60万元,并筹资到民间闲散资金300万元。
1987年3月,河州穆斯林融资公司在民族商场开张亮牌。该公司以灵活的“存款报酬率”“利润分享率”“风险金率”与国家银行存贷款利息相结合为特色,吸引了大量的存款者和贷款者,除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该公司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发放贷款非常灵活。仅用一年时间,就拥有了上亿元的资金,并将其迅速投入商品经济的大潮,使临夏民营经济的发展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走在了全省前列。
1987年8月,全国金融机构多样化研讨会在临夏市举行。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人民银行总行相关负责人等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领导及专家,实地了解情况,使这种新的金融形式在全国引起了热烈反响。
新闻推荐
走出临夏,融入世界,是多少年来临夏人发展经济的梦想。甘肃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民族用品和清真食品是主要支撑,而临夏清真绿色产业园区的建设,使临夏人的这一梦想正化作现实,已成为自治州60年来经济发...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