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临夏市南龙镇笔架山上,望穿城而过的大夏河,逶迤由东折西走势,将临夏城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地处南北通风道的笔架山,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栽植着云杉、侧柏、刺槐、山杏等树木。林业工作者都知道,风口植树成活率低,但220多亩的笔架山面山上,现已完成120多亩造林任务,栽植树木4万多株,山水相映的造林绿化,使笔架山成为临夏市的观景台。
南龙镇罗家湾尕圆山笔架山荒山造林绿化工程,通过两年来的建设,如今面山郁郁葱葱。近日,记者随陇原环保世纪行临夏组委会宣传报道组,在州、市林业局负责人带领下,来到市林业局南山工程区管理站、北滨河西路、河州大道、枹罕镇王坪村,南北两山造林点采访,了解该市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和主要做法,令人耳目一新。
胸怀“大林业”发展格局,临夏市城市绿化、农村绿化同步进行,南北两山造林工程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通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十二五”期间,该市完成林业投资0.36亿元,完成造林面积4.34万亩,其中荒山造林2.61万亩,新建优质林果基地4300亩,完成育苗面积2560亩,完成绿色通道建设113.63公里。同时,采取封山禁牧管护措施,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林地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记者来到临夏市林业局南山工程区管理站。2011年以前,林区管护站没有路,没有水,2011年该市投资2000多万元,修通了上山的便道,通了水和电,设立了林区管理站,有专人职守林区。每年随着人进树进,南山面山绿化向山顶推进,绿茵茵的山坡上,满是山杏、梨树、四季丁香等树木,到了春季时漫山遍野花红柳绿。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也逐年增多。随着生态绿化和美化力度的加大,临夏市南山成为居民驾车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为破解南北两山绿化难的问题,该市按照治理“两山三河”生态景观,推进城乡全方位绿化美化,努力建设青山绿水、蓝天绿地的园林宜居城市,着力打造“绿色临夏市”的要求,2011年至2013年,临夏市投资3115万元,实施了南山造林绿化工程。采用承包的方式,由甘肃省秦陇苗木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在南山王闵家村至张王家村面山造林1020亩,栽植云杉、山杏、丁香、连翘等苗木16.2万株,配套建设了上水和道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留住一片绿,不仅需要人具有超前的眼光,更需要具有长远发展的胆识。(转2版)
新闻推荐
走出临夏,融入世界,是多少年来临夏人发展经济的梦想。甘肃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民族用品和清真食品是主要支撑,而临夏清真绿色产业园区的建设,使临夏人的这一梦想正化作现实,已成为自治州60年来经济发...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