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有山有水的生态田园村庄,民风淳朴,民情安逸,因此成为了大型电视连续剧《苦乐村官》的主要拍摄场景,作为甘肃省政协主席冯健身的“双联”点,它如一幅清雅娟秀的山水田园画,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实施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以来,村庄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更让该村渐入画境,成为远近闻名的避暑佳境。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惊喜
美丽乡村红崖村航拍成长记忆
■红崖村党支部:发挥党员作用加快经济发展
■避心闲好去处——红崖村
■致富带头人:“鸡司令”杨新田
■红崖村旅游消费指南
九月的秦岭北麓河谷地带,着实是一处寻清觅爽的绝好佳境,麦积镇红崖村正是坐落于此的一座小村庄,“双联”行动和***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在双联单位的倾力支持下,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结对帮扶下,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群众,抢抓机遇、奋力攻坚、苦干实干,全村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双联”+“精准”扶贫结硕果
麦积区麦积镇红崖村虽靠近麦积山景区,但在“双联”以前,整村发展的推进速度一直缓慢,村里除传统的林果种植外,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是以外出务工为主,“双联”行动开展后,该村作为甘肃省政协主席冯健身的“双联”点,通过“政协委员助推双联行动”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天水奔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红崖村建成放养鸡基地1处,带动全村发展放养鸡户26户,养鸡12000只。新建占地35亩的标准化养羊小区1处,带动全村发展养羊户7户,养羊450只。实施优质核桃建园1630亩。试点套种适宜幼苗生长的低杆作物中药材120亩,架豆45亩。在“双联”行动极大地完善了基础设施、培育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全面落实***“1+17”工作方案,对照贫困村13项脱贫指标,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认真补齐短板,村卫生室、乡村文化场所、电商网店已完成标准化建设。成立了扶贫互助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双联”+“精准”扶贫结出的硕果让红崖村朝着小康路迈进。
美丽乡村建设红崖变为“世外桃源”
秋雨过后的红崖村,云雾缭绕,苍翠葱郁中,红瓦黄墙的清雅村居呈现出彩墨田园的迷人画境,走进村子里,干净平整的硬化水泥巷道,设计别致的河道治理,莲花池内花睡莲叶,宽阔亮丽的文化广场上,三三两两的妇女老人带着孩子在休闲健身、怡然自得。便民服务点不时有群众来咨询办理业务,综合服务中心门前的新村规划图流露出了红崖村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红崖村村主任高三喜告诉记者:“村里这两年的变化真大,以前的塌房烂院不见了,巷道硬化了,路灯装上了,广场也有了,便民点也开起来了……给人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双联以来,该村紧紧围绕全省“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精神,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先后改造全村主街道墙体450余平方米,围墙立面12000余平方米;在主干道栽植道牙1500米,建成绿化带护栏1100米,实施绿化2500平方米;建成景观鱼塘1处、农耕文化广场1个;依托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配备垃圾分类处理转运车1辆,垃圾池13个、垃圾箱15个、保洁车8辆。同时,该村还计划新修官梁至豆积山步道3000米,目前已铺设步道200米,建成凉亭2座。
文化旅游产业展新姿
随着大型电视连续剧《苦乐村官》的拍摄,电商网点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红崖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有休闲垂钓鱼塘1个,农家乐2户,从事旅游服务业的人员达到90余人。说起红崖村今后的发展思路,该村党支部书记沈利平说:“目前,红崖村虽然已经脱贫,但是群众收入增长缓慢,奔小康的压力较大。下一步,应该在发展现有种养殖业的基础上依托麦积山旅游资源重点发展旅游服务业是一条致富出路。在富民产业发展方面再加强发展旅游服务业。以红崖村鱼塘为中心,计划发展农家乐5户,带动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天天天水网记者永德晓亚杨旭闫鑫)
新闻推荐
为坚决遏制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网络犯罪,近日,省林业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净网行动”,进一步压缩互联网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活动空间,依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净网行动...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