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闻 兰州市 嘉峪关 金昌市 白银市 天水市 酒泉市 张掖市 武威市 定西市 陇南市 平凉市 庆阳市 临夏州 甘南市
地方网 > 甘肃 > 甘肃新闻 > 正文

金吉泰和他的“清波老师”

来源:陇东报 2016-12-2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人生的年轮已在金吉泰先生身上密密匝匝划了圆满的八十三个圈,虽拄着拐杖,行走蹒跚,但清瘦修长的身架依然硬朗,精神风骨犹在,只是近年右眼患疾模糊,行动多有不便。谈话间,左眼深邃,独放光芒,朗笑起来却不由眨巴眨巴连续挤眼,眉宇鼻翼间都挂满了浅浅的笑意。金吉泰说话慢腾腾柔巴巴的语调至今未变;韧性十足,向善乐观,低调处事的性格至今未变;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好客简朴的待人风格至今未变;平民布衣,两袖清风,持家朴素的农民本色至今未变。

兰州刚解放那年,他和同族兄弟去兰州找工作,不经意间却跨进了一家书店,纵览一圈,发现了《赵树理小说选》,掏空腰包,把这本书买下。回来看得入迷,一遍又一遍,对“山药蛋”大师崇拜至极,觉得赵树理把庄稼人写活了,心想自己一辈子能写点这样的文字就足矣。从此,再也没有出外去找工作,白天心安理得参加农业合作社劳动,晚上煤油灯下写写读读,慢慢悟出了文学门道。年春天,他写了一个题为《特别使命》的短篇小说,用毛笔小楷工工整整誊写在几十张麻纸上,寄给《甘肃文艺》(今《飞天》)编辑部,在一大堆稿件中被年轻的清波编辑慧眼识中,仿佛发现了一块闪亮的金子,于是写信让金吉泰去编辑部“面谈”。金吉泰按照清波编辑修改意见,趴在编辑部角落一张闲桌上“返工”。8月,《甘肃文艺》发表了《特别使命》,此乃金吉泰处女作。接着,《春花犁地》、《醉瓜王》等短、中篇小说便见诸于省内外报刊杂志,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作家。而“识中”金吉泰的“清波”是其笔名,真名叫苟国治,中等个儿,憨厚朴实,比金吉泰年长两岁,从此两人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交往”。年秋,金吉泰做了左肾切除手术,病榻上忍痛创作了小说《修渠记》寄往《甘肃文艺》。有天,清波编辑突然出现在金吉泰家大门口,来找作者改稿子。在窑洞的土炕上,经清波指点,完成了《修渠记》的删除、添写、誊清工作。第二天下午,清波带着稿子要走,金吉泰送出老远,依依不舍。望着清波编辑的背影,金吉泰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在满是补丁的大兜襟上。他是为文学而泣,为清波编辑的敬业真诚而歌!患病中的金吉泰,每三天,需要注射一针链霉素,家中一贫如洗,连锅都揭不开了,眼看无力救治,在奄奄一息中,三十出头的金吉泰含着浊泪,双手颤抖,写下了临终“遗嘱”,躺在窑洞炕上,两眼圆睁,只等上帝伸出温暖的手将他带走。《修渠记》在《甘肃文艺》上发了头条,第一天收到赠刊,第三天就收到了元稿费单,全家人欣喜若狂,犹如跌落湖中求生挣扎的人抱住了一叶木舟,看到了生的希望。金吉泰妻子拿这笔钱买了几十只链霉素和其它药物,使金吉泰起死回生,重新站了起来。于是,全家人称《修渠记》是“救命篇”,称清波为“老师”。“毫无疑问,是那张稿费单救了我的命!”金吉泰先生神情肃然,抬手抹了一把眼眶鼻梁,半晌再未说一句话。后来得知,是清波老师把金吉泰病情和困境告诉了《儿童文学》专业作家赵燕翼,赵燕翼又找编辑部负责人杨文林,特事特办,稿酬翻了一倍,又提前寄发了稿费。

“文革”开始后,刊物停办了,文联散伙了,清波老师被下放到靖远一个煤矿劳动改造,音信全无,十多年不曾谋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文艺界逐渐恢复正常。有天,金吉泰被通知参加一个工农兵作者创作笔会,又见到了许多省市文艺界编辑、作家、领导,唯独不见他的“清波老师”。几经周折,才打探出清波劳动改造的具体煤矿地址,便写了一封长信,叙旧之际,把省城文艺界的情况、以及许多文联原领导、编辑、作家重新回城的“信息”告诉了清波,信末说“我们盼你回来”云云。金吉泰先生说,清波不善言语,为人厚道,属老实人,他在煤矿蹲瓜了,根本不知道省城变化。清波接到信,马上给金吉泰回信,约定某月某日在兰州“战斗饭店”(今和平饭店)见面。两人相见,四只粗糙的大手紧紧捏在一起,硬是憋住没有泣声流泪,但内心的那种“苦”翻江倒海般涌动,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诉不尽。

金吉泰先后在兰州几家报社“打工”十多年,年后回金崖农家一边务菜园果树,一边继续搞创作,先后写了《邸娘娘嫁女》、《石洞记》、《大柳营》等眉户剧、秦腔剧本,部分剧目被搬上舞台演出,盛况空前。期间,几乎每年中秋节前,金吉泰就打落院中两棵枣树上的红枣,再去自家田地掰下几十根玉米棒子,搭乘公共汽车进城,给杨文林、赵燕翼、清波等“老师们”送枣送玉米棒子。有几年春天,清波约上省城文友径直来金吉泰农家“找乐儿”,聊得舌根发酸,玩得忘乎所以,尽兴而归。再后来,“清波老师”突然病了,住在省人民医院,金吉泰不止一次去探望,一陪就是大半天。最让人揪心不安的是每次金吉泰将要告别时,清波都不听家人劝阻,浮肿的双眼中流露出依依惜别深情,嘴唇微微蠕动,却说不出一句话来,一手扶着墙一步一步挪动,非送到楼梯口不可,使得金吉泰不忍心转身,两手抓住楼梯扶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倒退下来。

清波逝世后,听到噩耗,拄着拐杖的金吉泰前去兰州省文联家属院吊唁他的“清波老师”。灵堂前,哀乐声声,挽纸沙沙,“清波老师”的遗像非常年轻,恍惚间他又回到了五十多年前清波编辑指导写作的一幕幕情景中,悲思难抑,踟躇到避静处哭了一鼻子。送上花圈,不听在场人劝解,坚持在花圈绶带上写:上“尊敬的清波老师千古”,下“学生金吉泰”。金吉泰先生说,在场的人让称呼“文友”,我觉不妥,编辑和作者不管年岁大小,编辑就是“老师”,作者就是“学生”,关系再好也不能称“文友”!

两棵枣树的大片阴凉由北朝东移动,斜射过来的阳光洒在金吉泰先生稀疏苍发的头顶上,瘦削单薄的双肩上,但他骨架傲挺,神韵犹存,谈兴未尽,依然沉浸在沧桑淘沙的往事中……

新闻推荐

张掖东西二古城

历史上张掖城东西两边有两座古城,分别是东古城和西古城。两座古城距张掖城皆为25公里远近。清代,曾在张掖东西两座古城设有两个驿站,城东为仁寿驿,城西为沙井驿,两个古城堡以张掖城为中心遥遥相望,成为...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金吉泰和他的“清波老师”)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