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兰州义顺工贸有限公司党支部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牢固树立“企业发展离不开党”这一理念,不断强化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公司的“红色元素”,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了“现代企业制度+党建+社会责任”的“义顺模式”。
其实,“义顺”商号成立于年,取“义内求财,一帆风顺”之意。年恢复经营,义顺人经过数十年卧薪尝胆,奋力拼搏,已成为立足兰州,营销网络覆盖全省,辐射西北,集科研、生产、营销为一体的集团化现代企业。公司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9件。拥有“义顺”、“莲花山”、“陇宝”、“乐润”、“乐顺”、等注册商标余件,“义顺”商标还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该公司党支部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紧扣活动主题,对企业面临的现状和长远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树立了“五争做”工作目标,以此促进企业发展。一是争做“创新型企业”。实现企业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效益创新。二是争做“效益型企业”。围绕增效提速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坚持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发展。三是争做“文化型企业”。打造企业诚信品牌,以“现代企业制度+党建+社会责任”为
核心塑造企业文化,建立企业文化宣传阵地。四是争做“和谐型企业”。通过书记接待日、设立意见箱等举措,畅通职工意见反馈渠道,倾听职工意见建议,构建和谐企业。五是争做“责任型企业”。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开展“反哺”社会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提高企业社会美誉度。
勤学习,提素质。公司党支部利用周会、晨会,积极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时给员工上好“管理课”、“技术课”、“业务课”,提高党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党支部特别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按照“团结、勤奋、创新、提高”的企业文化理念,注重以共同的奋斗目标团结人、鼓舞人、激励人,通过集中授课、老员工传帮带等多种形式,举办培训班培训员工、经销商和大学生,大大激发了员工和经销商在政治上求“红”、在技术上求“精”、在工作上求“进”、在贡献上求“多”的积极性。
抓管理,促规范。公司党支部采取“公开与半公开”相结合的办法,对党员进行有效监督,既保证了党员的行为不走样,增进了党支部与“三会一层”相互信赖、相互支持、相依相靠。同时,为确保对党员教育管理及时到位,除每月排摸公司员工中党员的流动变化情况外,对新招聘人员中的党员,督促其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移和党员登记,并指派党支部成员、党建指导员进行跟踪管理,做到登记、教育、管理三及时、三到位,避免了教育和管理上可能出现的疏漏,使全体党员始终处于党支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之下。
重实践,增实效。公司党支部通过设岗定责,亮诺践诺等方式,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企业营销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立足岗位做贡献,建设小康当先锋”等活动,将“党员示范岗”和亮证上岗常态化,要求全体党员佩带党徽上岗,随时提醒自己并接受群众的监督,公司在各个销售点设立了党员示范岗,让销售业绩突出的党员挂牌明示、现场销售产品,让普通员工耳濡目染,随时学习先进的销售经验和方法,销售团队的整体业绩得到普遍提高,发挥了“设立一个岗,树立一面旗”的示范引领作用。公司还通过设立荣誉墙,使员工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受到教育,推出全员“开心工作,快乐营销”活动,通过创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活动发挥党员积极作用。
好品牌我代理,买名酒找义顺。如今,义顺公司已成为五粮液、剑南春等中国名优酒在甘肃最大的经销商,是中国卓越运营商、金牌酒水运营商、中国酒业西北渠道冠军。多次被授予甘肃省和兰州市“诚信企业”、“先进私营企业”、“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称号,成为“兰州市酒类市场最具影响力企业”。由该公司发起组建的“甘肃义顺名酒联销网”早在年就成功启动,在兰州市内已建成五粮液系列酒授权销售专柜家、剑南春系列酒授权销售专柜家,具有网上订购功能的《甘肃义顺名酒订购网》也已开通3年多,现有会员多人。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义顺公司不忘回报社会,已先后为希望工程、抗震救灾、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多万元,安排下岗工人及待业青年多人,研发推广的义顺牌壮根灵专用肥料增加了药农收入。义顺公司开发生产的陇宝牌当归醋、乐润、乐顺牌当归系列化妆品,更是一系列开发贫困山区自然资源,不仅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乡亲们的脱贫致富,进一步增强了光彩事业的影响力。
新闻推荐
即日起庆阳市开展节前计量专项检查检查结果将通过“红黑榜”公布
为持续强化集贸市场民生计量监管工作,打击元旦、春节“两节”期间,利用不合格及作弊计量器具坑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自月日至明年2月日,兰州市质监局联合兰州市工商局,将开展计量专项检查。月日,...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