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闻 兰州市 嘉峪关 金昌市 白银市 天水市 酒泉市 张掖市 武威市 定西市 陇南市 平凉市 庆阳市 临夏州 甘南市
地方网 > 甘肃 > 甘肃新闻 > 正文

西京医院成功实施世界首例组织工程再生骨修复大段骨缺损术 用自身细胞培养出的“活骨头” 让曾面临截肢的他能跑能跳了

来源:西安晚报 2017-06-14 05:12   https://www.yybnet.net/
患者长达12厘米的大段骨缺损被成功修复

记者 张宇明 摄已成功治愈的患者展示患处单腿站立等动作记者 张宇明 摄

西京医院利用患者自身细胞,在体外培养出一根“活”的骨头,并为一名因外伤导致右胫骨骨缺损患者成功实施长达12厘米的再生骨移植修复术。该病例为世界首例通过组织工程方法修复的长度超过10厘米的负重骨骨缺损病例,实现了组织工程再生骨修复大段骨缺损这一国际性难题的重大突破。

不慎被石块砸伤小伙面临截肢

“能下地行走的感觉真好,你们看,我现在跑跳体力活都能做啦!”昨日上午,术后22个月的来西京医院进行复查的孔军(化名)高兴地向大家演示自己右腿的恢复状况。

然而2年多前的孔军却因为外伤面临截肢。2014年9月,甘肃小伙孔军在新疆打工时不慎被石块砸伤,导致双下肢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其中右腿胫骨有一处较大的骨折块丢失,孔军面临右下肢截肢。

“对我来说这犹如晴天霹雳,我是全家的经济支柱,一旦截肢就成了残疾人,再也无法干体力活了……”无法接受截肢的孔军最后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外固定手术。然而术后1年复查显示,孔军的右腿胫骨骨缺损长达12厘米,无法负重下地,只能靠扶拐行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丧失劳动能力。

“35岁正值壮年,可我就像废人一样天天卧床,那时真的心灰意冷。”孔军说。2015年,孔军来到西京医院骨科就诊。裴国献教授研究团队得知孔军的情况后,决定采用研究团队历经20年的研究成果——组织工程再生骨技术为孔军解除病痛。

修复长达12厘米的大段骨缺损

“在老百姓眼中,很难理解啥叫组织工程再生,其实没啥神秘的。”裴国献教授说,组织工程再生骨,就是采集患者自身细胞,通过培养获得足够细胞数量后,复合到能与人体相容的多孔生物材料上形成组织工程骨复合物,再植入患者体内骨缺损处进行修复,即在体外根据骨缺损形状尺寸,定制构建“长出”个性化、带有细胞活性的组织工程再生骨。

经过前期周密准备,研究团队详细制定组织工程再生骨临床转化应用方案,在患者知情同意、西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2015年8月3日,手术团队为孔军实施右胫骨骨缺损组织工程再生骨移植修复术,将前期个体化定制的组织工程再生骨原位植入到患者的右胫骨骨缺损处,成功修复长达12厘米的大段骨缺损。

术后3个月孔军即可扶拐下地行走,术后6个月弃拐逐步下地负重行走,术后12个月拆除已使用了2年的外固定支架,行走及下肢关节活动不受影响,恢复正常生活与劳动能力。目前,术后22个月的孔军可以进行快步行走、上下楼梯和搬移重物等。

再生骨让患者告别抗排异药物

“在体外,我们只是定制构建出一个组织工程再生骨并让它有细胞活性,而人的体内又是一个天然的‘培养箱\’,两者相结合就能让再生骨更好地愈合。”西京医院骨科裴国献教授表示,通过抽取自体骨髓细胞、体外细胞纯化扩增、细胞和骨支架共培养等环节,在体外定制构建出的组织工程再生骨具有细胞活性,因而植入体内后相当于自体骨移植,无排斥反应,患者也无需使用抗排异药物,具有活性、血循环丰富等优点,可以更快修复骨缺损,促进骨愈合。

“如果有人因伤不能来医院,可以将自体骨髓通过快递的方式邮寄过来,我们进行体外培养即可,然后将形成的再生骨寄回,患者在当地有条件的医院就可以实施移植手术。”裴国献教授表示,在世界首例组织工程再生骨成功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基础上,西京医院骨科研究团队正组织国内多家医院组建多中心临床转化团队,完善组织工程再生骨临床转化应用方案,制定组织工程再生骨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在全国推广转化应用该最新国际前沿技术,以期应用于更多病例,挽救更多伤残患者。

突破大段骨缺损这一全球性难题

那么有了组织工程再生骨技术,是不是个子矮小的患者可以通过该技术达到增高的目的?对此,裴国献教授表示,目前该技术更适用于原位移植,不能促高。

据悉,随着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高能损伤发生率日益增多,肢体大段骨缺损(通常指大于6厘米)的发生率可达四肢骨创伤的15.0%。其修复一直是国际性医学难题。传统修复方法为自体骨移植、人工骨移植及同种异体骨移植,均有其各自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临床需要,大量患者严重伤残乃至截肢。据统计,此类损伤功能丧失率可达19.8%,截肢率更是高达10.4%。

世界首例组织工程再生骨修复大段骨缺损技术的成功,标志着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大段骨缺损成为可能,是组织工程骨这项再生医学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临床应用的重要开端,实现了组织工程再生骨修复大段骨缺损这一全球性难题的重大突破。

记者张黎娜实习生马梦泽

新闻推荐

桥牌文化大讲堂进大学校园活动落幕

【本报讯】由中国桥牌协会、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共同举办的2017年桥牌文化大讲堂进大学校园暨第二届大学生桥牌推广赛系列活动,日前在兰州大学昆仑堂落幕。桥牌文化大讲堂是一项面向高...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京医院成功实施世界首例组织工程再生骨修复大段骨缺损术 用自身细胞培养出的“活骨头” 让曾面临截肢的他能跑能跳了)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