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闻 兰州市 嘉峪关 金昌市 白银市 天水市 酒泉市 张掖市 武威市 定西市 陇南市 平凉市 庆阳市 临夏州 甘南市
地方网 > 甘肃 > 甘肃新闻 > 正文

研究表明——“一犁一牛”始于魏晋时期

来源:兰州日报 2017-06-16 06:16   https://www.yybnet.net/
□资料照片

【新华社兰州6月15日电】(记者连振祥)一向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牛耕主要方式的“二牛抬杠”,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完成了向“一犁一牛”的转变,甘肃河西走廊出土的诸多魏晋墓画像砖反映了这种转变的全过程。

甘肃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副馆长许海军近期对这些魏晋墓画像砖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二牛抬杠到一犁一牛,魏晋墓出土的‘牛耕图\’画像砖都有生动显示。”许海军说,“这为研究中国古代牛耕技术提供了形象的考古资料。”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甘肃河西走廊的嘉峪关、肃州、高台等地陆续发现了一批魏晋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画像砖,这些画像砖笔法简练,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军事、民俗、农耕等内容,其中“牛耕图”画像砖反映了魏晋时期农耕技术。

许海军说,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画像砖中有20余幅牛耕图,内容多为民间农耕,亦有军事屯田。许海军对这些牛耕图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牛耕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二牛抬杠,二牛肩轭挽拉直辕犁;另一种是单牛拉犁,一牛曲轭挽拉双辕犁。这两种方式都是一人扶犁扬鞭驱牛。

据了解,新城魏晋5号墓编号020的画像砖,表现的就是二牛抬杠牵引一直辕犁,一人扶犁驱牛犁地的画面;6号墓编号040和023的两幅图,表现的也是犁地的场景,两幅图均为单牛拉犁。许海军说,这三幅犁地图,通过对不同犁具的形象描绘,记录了农耕从二牛抬杠向一牛耕作的转变过程。

河西走廊出土的“牛耕图”画像砖显示,牛耕参与了土地耕作中犁地、耙地、耱地、耕播的整个过程。5号墓编号022的画像砖表现的“耙地图”为两头牛拉着一套带齿的耙,一人站在耙上驱牛耙地;6号墓编号029的画像砖表现的是一牛拉一套带齿的耙,一人蹲踞耙上甩缰驱牛,反映的也是从“二牛抬杠”到“一犁一牛”的转变。

另外,高台骆驼城魏晋墓群出土的画像砖中与牛耕相关的有10余块,其中编号695的画像砖在一幅图上表现了犁地和耱地两个场景。画面的左半部分表现的是二牛抬杠一人扶犁犁地,右半部分则是一牛拉一耱紧跟犁地人后面。这种一人控制三牛将犁地和耱地结合起来的耕作方式,显示当时人们已经熟练掌握了牛耕技术。

许海军介绍,牛耕从二牛抬杠到一犁一牛,用牛成本大大下降,有助于牛耕生产的推广,同时也表明魏晋时期,牛耕在河西地区已经相当普及,河西地区的农业经济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

新闻推荐

甘肃省将在“青洽会”上 专题推介葡萄酒产业

(记者祁瑞龙)昨日,记者从省经合局获悉,以“开放合作·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下称青洽会)将于6月20日~23日在西宁市举办。据悉,甘肃省经合局和省酒管局组织省内葡...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研究表明——“一犁一牛”始于魏晋时期)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