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闻 兰州市 嘉峪关 金昌市 白银市 天水市 酒泉市 张掖市 武威市 定西市 陇南市 平凉市 庆阳市 临夏州 甘南市
地方网 > 甘肃 > 甘肃新闻 > 正文

加快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居民自我发展能力

来源:甘肃日报 2017-06-23 07:15   https://www.yybnet.net/

王福生

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目前,甘肃贫困地区农村居民自我发展能力低,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贫困,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不强,收入增长缓慢。因此,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这一落后状况,缩小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根本途径在于培育和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激发贫困人口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知识技能水平。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优先提升个人发展能力。教育是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培养贫困人口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最大的差别就是健康状况与教育状况的差别,一般说来人力资本含量越高的农民其自主发展的能力就越高,而教育投资水平是决定人力资本含量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优先抓好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降低农村人口文盲半文盲率,提升人口的文化素质。坚决执行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逐步普及高中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防止再出现新的文盲、半文盲劳动力。二是要发展贫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成人文化素质和生存技能。贫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一方面应与农村发展项目相结合,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与农村人口素质相适应,提供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技术培训内容,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同时,推行农民技术资格认证制度,对获得技术资格的农民,可优先承包适度规模经营的集体产业;另一方面应依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根据二、三产业的技能要求,有目的地进行适岗定训。积极探索“培训+就业”模式,大力推广“订单式”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力争把接受培训的农村劳动力“送出去”。同时,启动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工程,推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三是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倾斜力度。一方面,中央财政在安排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时,要将义务教育作为重要因素进行考虑,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学生的补助,确保学生不因贫失学。另一方面,要从体制机制上形成有利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给予在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高于全省教师平均工资的报酬,稳定教师队伍,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四是要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涉农部门科技下乡力度,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推广成功有效技术,通过远程教育、绿证培训、阳光工程、普法宣传等多种方式,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地毯式科技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是贫困人群能力建设的基础,是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基础设施改善是提升贫困人群自我发展能力的前提条件,无论是贫困人群自身素质的提升,还是与外界的通联及资源的获取等都离不开基础条件的改善。贫困人群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与其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息息相关,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是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基础,能够更好地为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服务。因此,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度改善贫困人群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其能力提升奠定物质基础。一是加大交通扶贫力度,加强村庄与县城及周边城镇的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巩固提高通村公路成果,将水泥路(油路)延伸到村组、自然湾,解决好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二是加快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推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抓好农村电网改造,解决好不通电建制村、自然村的用电问题。四是加强村庄整体改造和环境治理,尤其是要解决农户的居住环境。五是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力争建制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解决好贫困山区群众与外界联系沟通不畅的问题。六是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培育贫困人群的发展意愿,塑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文化部门要为贫困地区安排一定的文化设施建设,以多种多样形式改善群众文化生活。在贫困地区建设一批电视差转台,扩大电视收视率和有线广播覆盖范围,让贫困人口能够充分了解外面的世界。

加大公共产品投入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注重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基层服务网络体系建设,针对薄弱环节进一步推动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及区域特色博物馆的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使其全面覆盖,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能实施移民搬迁的农民,实施更加有效的生活保障措施,使他们具有更大的生存权和更好的发展权,从根本上获得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基础条件。

培育贫困户的信贷资金获取能力,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贫困农户发展最大的瓶颈是资金制约,因此,加快培养贫困农户获取信贷资金的能力是推动贫困农户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促进贫困农户能力提高,加快培养其获取信贷资金的能力,建立政府担保、亲属担保和家庭固定财产(如拖拉机)担保的小额贷款机制,约束农户的还贷信用。另一方面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强化对信贷部门支农投入的硬性约束,促使其放宽农村信贷条件,降低贫困农户贷款“门槛”,减少审批环节,扩大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到户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特点的、适合贫困地区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农户脱贫致富提供资金支持,重点解决贫困群众发展资金瓶颈。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增收脱贫能力,培养改善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树立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有效载体的观念,充分利用各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着力发展符合当地资源状况,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格局。同时,要有重点、有步骤地引导当地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到特色产业的发展中,充分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性,逐渐推动贫困人口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增强其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培育其增收脱贫的能力。要保证专项扶贫到户资金不低于50%用于扶持产业发展,通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既推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又给贫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还获得了改善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作者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新闻推荐

中医药专家“问诊把脉”陇药发展

黄璐琦张世臣果德安屠鹏飞郭喜明6月22日,在陇药创新发展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中医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就发展中医药产业,陇药发展各抒己见。与会专家学者谈论最多的话题当数“陇药的创...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加快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居民自我发展能力)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