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6月22日,由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协办的“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旨在展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保护成果,从艺术和科学角度揭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突出科技在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共展出文物及复制品144件(套),其中四川省敦煌研究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博物馆等单位的67件(套)藏品参展,包括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25件和三级文物12件,以及复原的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车舆和敦煌莫高窟320窟等重要展品。本次展览是继去年在成都博物馆举办“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后四川省开展的又一次“丝绸之路”主题的重大省际交流活动,反映了四川省近年来在世界文化遗产科技保护领域的突出成就,同时,也为弘扬和传承四川省悠久的历史文化、提升四川省文化影响力提供了重要契机。
据悉,开幕式期间还举行了“丝绸之路文物科技联盟”发起仪式,该联盟由21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共同倡议成立,敦煌研究院为联盟成员。该联盟致力于加强成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开展丝绸之路遗产领域的信息共享、合作研究、人员交流和人才培养,针对丝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共同性问题,研发关键技术并开展示范应用,以提高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夯实丝绸之路上的民意基础。展览将展至9月15日,开幕后还将举办“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学术报告会、文物保护技术展示、“丝路之夜”等多项活动。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华静
新闻推荐
《科技日报》记者马爱平“富士苹果一挂果,就点燃了果农们心头的希望,苹果在村民心里的地位,赛过了桃子和杏子。我们的苹果不仅在国内叫得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卖得好。”55岁的甘肃省礼县永...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