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张子艺) 6月22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协办的“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旨在展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保护成果,从艺术和科学角度揭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突出科技在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据悉,展览一共展出文物及复制品144件(套),其中甘肃省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博物馆等单位的67件(套)藏品参展,包括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25件和三级文物12件,以及复原的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车舆和敦煌莫高窟320窟等重要展品。本次展览是继去年在成都博物馆举办“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之后,甘肃省开展的又一次“丝绸之路”主题的重大省际交流活动。
开幕式期间还举行了“丝绸之路文物科技联盟”发起仪式,该联盟由21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共同倡议成立,甘肃省敦煌研究院为联盟成员。该联盟致力于加强成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开展丝绸之路遗产领域的信息共享、合作研究、人员交流和人才培养,针对丝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共同性问题,研发关键技术并开展示范应用,以提高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夯实丝绸之路上的民意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宜秀萍)6月17日上午,由省妇幼保健院与美国“无痛分娩中国行”团队共同发起的“无痛分娩甘肃行”公益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宗旨为“推广分娩镇痛,提升基层产科安全”,省妇保院组建由...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