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残疾、贫困但高考成绩优异的甘肃考生魏祥通过微信向清华大学发出请求,希望清华帮助解决住宿困难,让他能够带着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一起去清华上学。这份请求不仅第一时间得到了清华的回应,还得到了清华招办的一封感人肺腑的回信。两封信加在一起,一时间感动了众多网友。
记者28日从清华大学获悉,目前已有多位清华校友提出对魏祥的资助意愿。清华后勤部门透露,学校已为魏祥母子准备好单间宿舍,在清华就读期间母子俩的住宿费全免。同时,清华昨天还宣布启动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海外交流的“鸿雁计划”,以期为寒门子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支持。
患有先天性疾病但永远不服输
魏祥今年19岁,早在他10个月大时,就被确诊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并椎管内囊肿疾病。魏祥的母亲夏瑞云介绍,这种疾病导致他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10个月大、1岁多时,魏祥分别接受了两次手术,但手术后病情均未见好转。
夏瑞云是当地一家医院的护士。白天,她要照顾医院里的患者,晚上,还要照顾家里的小患者。所幸,之前有爱人陪伴,生活虽艰辛,但彼此有对方作精神支柱,也熬了过去。魏祥三岁半时,他们决定让孩子接受教育:“一定要上学,有知识了思想就会开阔。”
年幼的魏祥生活不能自理,他们早上或抱着或背着孩子去幼儿园,中午接回来吃饭,下午再送再接。相依为命的一家人不觉得日子有多苦。但命运似乎跟他们一直“较劲”。2005年,夏瑞云的爱人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留下无助的她和身体残疾的幼儿。
接下来的时间里,夏瑞云一边陪孩子读书,一边四处打听好医院。2008年,她带着魏祥去北京一家医院接受第三次手术,但这次手术也未能完全改善他的身体状况。为了能够让孩子正常读书,从小学到高中,风雨无阻,她都会成为孩子的“双腿”。小学时,她还能背得动魏祥,到了初中,随着魏祥体重日益增加,她已经背不动了,就推着自行车接送。
十余年如一日,夏瑞云陪孩子上学,陪孩子锻炼,用所学护理知识,帮助孩子进行康复训练,锻炼他的行走能力。久而久之,魏祥在母亲地鼓励下,渐渐学会了用双拐进行短距离的步行。
老师眼中的“学霸”高考位列甘肃理科83名
在老师和同学眼中,魏祥是名副其实的“学霸”。魏祥说,由于他从小到大不能动,只能坐着,所以比较安静,喜欢思考,爱动脑筋。学习上,一道题解不出来,有时他会思考上四五天,直到最终解决。
魏祥在2017年全国高考中考出了648分的高分,位列全省理科83名。目前,他已填报了清华大学。
发文恳求清华“解决一间陋室”
考出高分,欢喜中,夏瑞云又平添了一份忧愁,毕竟孩子行动不便,自理能力较弱。她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陪孩子去北京读书。
为此,6月26日,魏祥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位甘肃高分(648分)考生的请求》一文。魏祥在文中提到,因为自己离不开人照顾,希望清华能帮助他们母子“解决一间陋宿,供娘儿俩栖身”。
在前几日举办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夏瑞云和魏祥将家庭情况反映给了清华大学相关人士。6月27日,清华招办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清小华”以《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为题,专门给魏祥回了一封信。信中写道:“相信你早已具备了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质……活成了让我们都尊敬和崇拜的样子。”这封公开的回信还提到,清华上下都已知悉魏祥的情况。清华校长邱勇和书记陈旭都第一时间致电学校有关部门,要求妥善解决他们母子的后顾之忧。清华招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已经与魏祥取得联系,一旦他被录取后立即启动资助程序,包括提供来京路费、减免学费、住宿费等。
清华可提供单间社会各界伸出援手
清华大学学生部部长丛振涛介绍,如果魏祥能够被清华大学录取,相关资助将立即启动。“一般来说,对学生的资助仅限于其本人的生活和求学。但魏祥的情况比较特殊,他的生活不能自理,我们可以考虑让他和母亲一起住在单人间。”定西市政府相关领导也第一时间慰问了魏祥,并表示市委、市政府一定会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好每一项帮扶政策,协调解决上学存在的困难。甘肃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得知此事后,以企业名义给魏祥捐助了两万元。新华
新闻推荐
6月29日,甘肃建投、甘肃八建施工现场消防培训及安全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在天水华天科技技术研发中心项目部举行。演练旨在通过安全应急演练评估甘肃建设集团总公司、基层单位及项目部应急预案,发现...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