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健
来到甘肃科技馆时,已近闭馆时间。出口处,结束参观的人群陆续离开。
“你这么喜欢这里,妈妈下次还会带你来。”一位母亲向不愿离开的孩子说道。
“甘肃科技馆已成为兰州地区最受群众欢迎的地方之一。”甘肃科技馆馆长张晓春告诉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的记者,自2017年12月28日建成开馆以来,一年时间里,这里已累计接待观众近78万人次,成为全省重要的科普基地。
位于兰州市安宁区的甘肃科技馆,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新时代甘肃省建成的一座面向公共开放的集科普教育、科技交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场馆。
置身西北规模最大的“球幕影院”,自然和宇宙的奥秘通过巨型球幕循环上映;走进“启迪与探索展厅”,按1∶1比例制作的“天宫二号”让人们能够领略到航天员的太空生活;来到“科技与生活”展厅,一个个改变人类生活科技成果得到集中展示,备受中小学生喜爱……
“建设甘肃科技馆是为了适应时代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走进科学、了解科技的现代化场所。”张晓春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0年来,甘肃科技实力和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青藏铁路穿越冻土区域的路基方案就是由我们提出的。”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展厅,院办公室主任张景光指着一个青藏铁路沙盘模型介绍说。
“铁路穿越冻土区是世界性难题,我们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实现了青藏铁路一年四季的正常运行,开通运营12年来,没有因冻土层融化而出现铁轨变形。”张景光说。(转2版)
新闻推荐
12月21日中午,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的食堂里,一名男子突然从椅子上下滑至地面,一旁的女孩嘴里不停地大喊:“爸爸,爸爸!”原来是父...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