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记者从甘肃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加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治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供销社等五部门决定从12月中旬起,联合开展为期3个月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各地相关部门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和不规范行为整改率达到100%;对发现的违法行为,打击和查处率要达到100%;对涉嫌食品犯罪的案件,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率要达到100%。
此次专项整治的重点对象是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餐馆、小商贩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村集市、食品批发市场。重点品类为方便食品、“五毛”食品、休闲食品、糕点类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类。查处的重点违法违规情形包括食品假冒(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信息);侵权“山寨”(食品包装标识、文字图案等模仿其他品牌食品,误导消费者);食品假货(假羊肉、假狗肉、假驴肉等涉及食品欺诈的行为);“四无”(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生产许可);劣质(以次充好、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等);超过保质期等。整治的重要时点为节假日、庙会、集市、婚丧嫁娶等农村市场集中消费时段。兰州晚报全媒体记者袁文波实习生张莹
新闻推荐
记者近日从省检察院召开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为防止涉罪未成年人“交叉感染”,全省共建成观护基...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