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杨万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既要做好看得见的“面子工程”,更要做好看不见的“里子工程”。所谓“面子工程”显而易见就是能直观看到的村庄美、村容整。而“里子工程”则更偏向于制度建设及相关配套措施及资金的扶持。只有做好“里子”才能有“面子”。
要做好“里子”,首先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监管机制。此次甘肃省出台的《甘肃省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有了硬杠杠,才能杜绝个别地方“上级不检查不行动”的被动应付局面。
其次要做好城乡一体化统筹投入。长期以来受经济发展制约,农村卫生治理历史欠账较多。乡镇尤其是农村缺乏必要的环卫设施也是导致农村污水乱倒、垃圾随处丢弃的原因之一。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资金缺位、设施短板等问题,《意见》也给出了指导意见,使基层组织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更好地投入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中。
再者,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激发农民的自觉性、主动性,促成广大农民从思想、行动上由“要我清洁”向“我要清洁”转变。
最后,要认识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非一日之功,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坚持把农村环境治理与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农民收入增加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循序渐进。
新闻推荐
甘肃省首届专科器械再处理指南最佳实践大赛落幕本报讯【通讯员张郁巍】近日,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甘肃省消毒供应...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