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孙理)未来五年甘肃省将实施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行动,推动14个市州和一半以上的县区建成中小型科技馆,实现所有市州和县区科普大篷车全覆盖。这是4月28日,记者从省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上了解到的。
据了解,自省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至今五年间,甘肃省全民科学素质共建机制不断完善,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提升,根据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次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2018年甘肃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5.16%,比2015年的3.95%提升了1.21个百分点。在此期间,甘肃省大力推进科技场馆建设,累计投入8.13亿元,建成建筑面积5万余平米的甘肃科技馆,于2017年底正式开馆运行,已接待公众近百万人次;推动2个市和4个县建成科技馆并免费开放,6个市州和5个县区启动建设科技馆。先后向中国科协争取科普大篷车84辆、流动科技馆展教设备23套,建成农村中学科技馆48个;成立科普教育基地联盟,认定命名科普教育基地72个,有效弥补了甘肃省科普资源严重不足的短板。同时积极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采取省市共建方式打造2个试点市,以点带面推动建成科普E站300多个。
在此期间省科协注重发挥高端人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持续推动在企业、园区和科研院所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71个,柔性引进90名院士专家及其团队进站工作;积极推进海智计划甘肃工作基地建设,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建立海智计划工作站18个,对6个工作站实施的特色示范项目给予立项资助。
未来五年,省科协的主要工作将集中在实现甘肃省全民科学素质水平跨越提升方面,将使社会化大科普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科普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建成适应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甘肃、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民科技文化需求的现代科普体系,全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8%左右。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甘肃省还将实施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行动。未来五年,省科协将持续推动甘肃科技馆创新发展,及时改造升级现有展品展项,不断创新和丰富教育活动内容,着力打造西北领先、全国一流的科技博览中心。推动14个市州和一半以上的县区建成中小型科技馆,实现所有市州和县区科普大篷车全覆盖并完成车载展品更新,并积极争取一批流动科技馆和农村中学科技馆,认定命名一批科普教育基地,形成以省、市、县三级科技馆为基础,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为延伸,辐射基层科普设施的现代科技馆体系。
新闻推荐
省总工会第十二届经费审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第一二次会议召开
本报讯(记者武晓锐)4月26日下午,省总工会十二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前夕,省总工会召开第十二届经费审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