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伏润之 洪文泉 掌上兰州记者 魏娟
在北京市延庆区延康路上一栋普通的大楼里,每天发出一条条聚焦北京世园会的新闻,这里就是被媒体称为“记者之家”的北京世园会新闻中心。
从4月29日开始,记者每天都会在这里对全天稿件进行梳理编辑及传送,近距离感受绿色与高科技相互融合的媒体中心。据介绍,总建筑面积约4703平方米的新闻中心分为三层,包括综合服务区、媒体公共工作区、媒体专用工作区、新闻发布区等十项功能区。进入媒体中心,走路会“悄然无声”,这归功于地板全部被地毯覆盖。志愿者告诉记者,世园会期间这里可同时容纳200名记者工作,软包地板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走动带来的影响。
在一楼大厅,有一台个性化照片打印机,记者每天拍摄的图片可以即时打印制作成明信片,同时邮寄出去。当然,最让记者感到欣喜的是,北京世园会新闻中心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通过5G+4K的VR技术,能观看到园区内的即时画面。记者亲身感受了一把5G速度。戴上VR眼镜,瞬间站在了世园会园区高点——永宁阁的楼上,园区全景一览无余,可远眺中国馆、国际馆、植物馆,游人行走尽收眼底,还可以360度环绕看。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由6个摄像头同步传回来的实时画面,每个方位都和站在永宁阁上看到的画面一模一样,体现了5G网络“低延时、高带宽、大容量”的特色。工作中如果下载一幅9MB左右的图片可以用“一气呵成”来形容,极大地提高了媒体工作效率。新闻中心的服务非常人性化,媒体工作区有十余名志愿者提供不间断服务,同时,开放的中庭花园区域也增加了休闲设施,茶歇、衣物存放、充电、图片下载等服务一应俱全。
除此之外,新闻中心也洋溢着绿色主题。无论是组委会为记者提供的媒体包还是采访用的笔记本、雨伞,绿色都是主色调。记者看到,一层大厅专设园艺展示区,本草芬芳、芳香之旅、和平与爱、棉麻记忆、茗扬四海,五组植物用最自然的生命力展示着中国植物对世界的贡献,向境内外记者传播中国悠久的园艺文化。
据介绍,为缓解记者紧张的工作状态,新闻中心还安排了丰富的园艺互动休闲活动,邀请资深插花大师,辅导记者们制作花束、多肉盆栽组合、植物香熏皂等园艺产品,亲身体验植物之美。
北京世园会新闻中心运行高峰期为4月27日至5月4日,常态运行期为5月5日至10月7日,前后持续服务164天。服务期间,新闻中心将举办包括国家日、省区市日等80多场新闻发布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尤婷婷在4月28日召开的省总工会第五届女职工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甘肃省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全国五一巾...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