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闫波
见习记者葛凯
“青少年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辣条’是高油、高盐、高添加的调味面制即食方便食品,经常食用不利身体健康。为使青少年茁壮成长,现决定在全省所有校园及周边200米范围内,禁止销售‘辣条’。”3月16日,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则《关于校园及周边禁止销售“辣条”的公告》,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禁售令”发布一个多月,天水市中小学校园及周边情况如何?是否出现反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5月6日,记者走访了秦州区多所中小学校发现,校园附近的小卖部和小超市目前均有‘辣条’销售。记者随机走进一小学校门旁的一家小卖部,看到店门口的地上铺着几个大大的透明塑料袋,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袋装零食,这其中,形形色色的辣条就占了“半壁江山”。
“老板,有辣条没,给我来几包?”听到记者的话,老板随手扯过一个塑料袋,熟练地帮记者装起了辣条。不一会儿,塑料袋中就装满了七八包五颜六色的辣条,记者发现,这些辣条外包装大小不一,辣条的形状也各有不同,有的是长条形的,有的是块状的,也有的是颗粒状的。辣条的名字也取得五花八门、稀奇古怪,有叫“素鸭脖”“魔芋爽”的,还有叫“手撕面筋”“亲嘴烧”的。
“多少钱?”记者问道。老板指着手里的辣条说:“这几个5毛钱,这两个1块钱,一共是4块5毛钱。”记者又追问道:“这么便宜?会不会不卫生啊?”老板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你要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那我劝你还是不要买了。”
在某小学门口,记者拦住几位买了“五毛食品”的小学生,询问他们为什么爱吃这些东西。他们纷纷表示,“这个东西味道好,很香的,吃起来像肉一样,我和我同学都挺喜欢吃的,而且价格也便宜。”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多家校园附近的小店,发现许多店里都放满了辣条,未进店门就先闻到了一股“辣条”的油脂味道,一摸外包装,手就会沾上一层带着油腻的灰尘,记者也从这些小店买了一些辣条,一统计,各种牌子的“辣条”接近20种,让人震惊的是,这些“辣条”当中竟然有两包是过期食品。
这些辣条的价格无一例外都是5毛到1块一袋,从产地看,90%以上的辣条产地都是在河南、湖南两地。从配料上看,成分均为小麦粉、水、植物油和食用盐,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少则六七种,多至十余种。比如一款叫做“邓家味道”的辣条,记者在其外包装背面“食品添加剂”一栏看到,这款辣条使用了阿斯巴甜、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等13种食品添加剂。
相关链接:
“五毛食品”一般都是属于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孩子如果长期、过量食用,会给孩子的躯体以及精神心理造成影响。
一、对躯体产生的影响。1、孩子如果长期食用辣条、薯条等高油、高盐、高能量食品,可能会导致能量超标,引发肥胖症。成年之后,可能导致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高发。2、零食中一些致病微生物,可能会导致孩子腹泻,严重还会脱水、肌肉无力、抽搐等。3、长期食用“五毛食品”,可能会使孩子身体中微量元素欠缺,出现贫血、异食癖(如啃铅笔头)等症状,进而导致孩子生长发育不良症状的高发。
二、对精神、心理层面的影响。长期食用垃圾食品会导致孩子一些维生素欠缺,时间久的话,孩子会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甚至导致性格上的一些缺陷。比如有些孩子动不动就打人、骂老师、打家长、发脾气等。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宜秀萍)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清零筛查摸底行动总体部署,日前,省卫健委制定《基本医疗有保...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