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出行需求与日俱增,不少人选择租车出行,我国汽车租赁行业趁势快速发展,春节等节假日甚至出现“一车难求”现象。不过,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合同规定模糊、监管存在空白等因素,一些租车公司在各个环节设计了许多滥收费的“套路”和“霸王条款”,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引发大量纠纷。业内专家认为,汽车租赁行业方兴未艾,需要前瞻性立法和加强监管,避免行业“野蛮生长”。
租车需求快速增长消费者遭遇“连环坑”
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租车需求同比增长超过40%,许多消费者“租车返乡”,一些车型加价多倍仍是“一车难求”。与快速发展的市场规模相比,市场秩序却成为租车行业的短板,备受消费者诟病。一些公司为抢占市场,推出几十元甚至一元的日租车价格,明显低于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租车公司采用低价策略打价格战,不仅没法保障服务质量,往往还在租赁合同中设计各种套路,打消费者租车押金的主意。
去年12月,北京市民刘女士来到内蒙古赤峰市旅游,租车结束后退还车辆。得知刘女士着急赶飞机,租车公司先是拖延交车时间;到交车地点后,又指责乘客划伤了车、弄坏方向盘等。刘女士为了赶飞机,只好与租车公司签订了继续协商的协议,没想到离开赤峰后,租车公司反复推诿,最后刘女士5000元押金“石沉大海”。“一环套一环,躲过一个坑,还有下一个,押金怎么都找不回来。”刘女士气愤地说。
经查,这家租车公司具备工商执照,但赤峰市当地交通管理部门表示,类似情况难以处理,建议租车人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租车押金难退坑人“套路”涉嫌违法
相关专家认为,当前租车行业的滥收费情况,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卖分”、不退押金等行为还涉嫌违法。租车纠纷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假报违章向消费者“卖分”赚钱。去年10月,西安市民刘尧在神州租车西安公司租车去甘肃。回西安还车后,神州租车告知其在甘肃超速,要罚款200元扣6分。如果30天内不去甘肃处理,要扣除3000元押金。神州租车员工主动向刘尧提议,可以按400元/分的价格向神州租车“买分”,不用自己去甘肃处理,嫌贵“可以再商量”。然而,刘尧自行向违章发生地交管局查询,得到的答复竟是:没有查询到违章信息。
二是租车押金“好交难退”,暗藏各种条款。按照租车行业的通行“规矩”,租车公司在消费者还车后,可暂扣押金一个月,待结算完所有事项后再退还押金。一些公司动起歪脑筋,车退了押金退不了。一位贵阳市消费者反映,还车很顺利,可在等待退押金过程中,经营商关机、关门后“人间蒸发”,5000元押金一直退不回。此外,一些租车公司故意隐瞒一些车辆外伤或底盘伤,一旦消费者在接车时未注意,还车后就会被大量扣除押金。
三是交通保险“不保险”,损害消费者索赔利益。消费者在租车时被租车公司强制购买保险,但很多公司在合同中设置诸多“霸王条款”,出事后消费者索赔很困难。很多租车公司提供的保障与合同承诺不符。
此外,一些租车公司会卖价格更高的“全险”,号称出事故“全包”,但合同中隐藏许多例外条款,不少项目实际上难以赔付。
亟待填补法律空白和监管漏洞
业内人士和基层管理人员表示,国家尚未出台汽车租赁的相关法律法规,因为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汽车租赁行业存在诸多监管空白。“虚开发票找税务局,无证经营找工商局,无资质经营找运管部门,没年检没保险找交警……”一位基层干部表示,这种分段管理很容易造成“踢皮球”现象,建议明确汽车租赁行业监管的主责部门。
此外,尽管一些地方出台了汽车租赁的相关法律和规定,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由于汽车租赁的定义、管理范围等参差不齐,导致租赁汽车在不同地方驾驶流动时,给租车人带来了困扰和麻烦。
目前开办汽车租赁公司,多数地方仅需办理工商证,门槛极低,对于经营范围、车辆标准、人员资质、违法处罚等方面规定都十分模糊,这也是导致汽车租赁行业鱼龙混杂、“野蛮生长”的重要原因。
当然,也要防范部分消费者进行违规操作伤害租车公司的正常利益。地方交通管理部门介绍,有消费者租车后,将租来的汽车抵押给其他人,导致汽车租赁公司利益受损。还有消费者租车后,发生严重事故后一跑了之,而几千元押金难以抵扣事故损失。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等业内专家认为,与国外相比,中国汽车租赁行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建议及早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行业公司的经营资质、租赁纠纷的民事刑事责任予以明确。
专家建议,还要探索行业自律,加强信用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公民和企业信用记录进行打通对接,促进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据《经济参考报》)
新闻推荐
杜永卫在描绘彩塑敦煌雕塑家杜永卫是幸运的,因为他是一个每天都和飞天艺术一起“飞翔”的人。40年来,他扎根敦煌,用...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