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晚,纪念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创演40周年文艺晚会在甘肃大剧院举行。众多主创人员与传承者一起登上舞台。▲
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于1979年5月23日在兰州首演,时至昨日已整整40年。5月23日,甘肃省纪念《丝路花雨》创演40周年座谈会在兰州宁卧庄宾馆举行。参与1979版《丝路花雨》的主创艺术家们说起《丝路花雨》,难掩激动之情,热泪盈眶。
1979版《丝路花雨》编导、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前院长许琪说,《丝路花雨》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前瞻性、引领性及突破性。《丝路花雨》不同于传统剧目,剧情中没有爱情,而是一种大爱。在当年,《丝路花雨》一度成为我国外交的“润滑剂”。
1979版《丝路花雨》编导朱江说,《丝路花雨》成就了这个院团,圆了几代人的“得奖梦”。也想起了当年的种种艰难困苦,几个编导用几张纸将敦煌壁画“复活”,变成舞蹈语汇,创造出了敦煌舞。现在想起眼泪都要流下来
……
1979版《丝路花雨》编导晏建中说,《丝路花雨》在这40年里有辉煌、也有不断的创新。时至今日,思绪时不时就回到了当年创排《丝路花雨》的年代,想起很多难忘的往事,很是欣慰。当年在敦煌,白天看洞窟,晚上写笔记,逐渐对敦煌艺术有了了解,对丝绸之路逐步有了认识。当时的创作思路从最初的就敦煌写敦煌,逐步扩展到从敦煌到丝绸之路,是敦煌艺术成就了《丝路花雨》。甘肃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对艺术创作者来说是一片沃土,只要我们的艺术家潜下心来,深入挖掘,还能创作出更多的“丝路花雨”。
1979版《丝路花雨》“英娘”扮演者之一、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史敏说,1977年刚到歌舞团,那时还是小学员,第一次认识“反弹琵琶”,从那以后对舞姿的探究再没有停止。她感谢在《丝路花雨》演出中的历练,才使得自己在工作中不会捉襟见肘。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甘霖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时伟锋)5月20日,甘肃省环县政协考察组来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华州区政协主席王强国...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