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甘肃 兰州市 嘉峪关 金昌市 白银市 天水市 酒泉市 张掖市 武威市 定西市 陇南市 平凉市 庆阳市 临夏州 甘南市
地方网 > 甘肃 > 今日甘肃 > 正文

数字化赋能传统农业 农户减负增效享“优质”生活

来源:农业科技报 2020-07-01 20:58   https://www.yybnet.net/

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下双镇村民李忠诚正在打理自家蔬菜大棚。高展 摄

夏季的早晨,地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下双日光温室现代农业园内,朝阳洒在蔬菜基地的大棚上,泛起一层金边,远处几声鸡叫声,显得整个园区静谧而又充满生机。

凉州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日光温室种植面积列甘肃省第一。近年来,下双镇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高效节水为主的设施农牧业,截至目前,设施农牧业面积累计达到14224亩,户均设施农牧业面积达到5.04亩。

大数据加持让农业更智能

51岁的李忠诚一早从微信交易群里得知,这两天西红柿交易价格又上涨了。“上周价格还是2.1元,今天就涨到了3.2元,我得抓紧摘果出售。”李忠诚说。

大棚内,西红柿长势旺盛,藤蔓上挂着累累硕果,李忠诚已经开始忙着采摘,丰收的喜悦之情洋溢在脸上。

李忠诚的4个棚由老两口自己打理,去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在下双,没有你卖不了的菜。”下双镇办公室副主任杨志强介绍说,园区链接国家农业部的农产品交易网站,实时掌握农产品每天的交易价格,我们将园区主要农产品交易价格发布到园区LED大屏幕上,通过“农信通”发给种植农户,为种植农户在蔬菜交易时提供一个参考底价。

“现在大棚种植轻松多了,以前每天早上拉遮光帘就得40分钟,等到全部拉起已经是一身汗了。现在采用物联网技术,直接通过手机APP就可实现远程控制,全程只需2分钟。”

“原来一个农户最多种两座大棚,现在有农户可以种植6座大棚。通过物联网,完全解放了劳动力。”杨志强说。

物联网赋能让农业更智慧

“日光温室内安装由以色列进口的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果实膨大传感器和叶面温湿度传感器,通过这一系列的传感器来监测作物的生长状况。”杨志强介绍说,数据会每隔15分钟自动上传到我们大数据平台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大数据平台综合分析指导更加精细化种植。

“园区联合甘肃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建立了农业远程会诊平台,专家可随时调取监控数据及影像,进行线上会诊。”下双镇镇长柯大源说。

在最后产品准出时农监中心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合格的会生成准出报告二维码。“这就是蔬菜的‘身份证’,顾客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了解产品的所有信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提供依据。”柯大源说。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凉州区正运用大数据平台,积极助推传统日光温室种植向智慧农业升级。据了解,2019年凉州区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11.8万亩,总产量达80万吨,总产值达30.7亿元。(据中新网)

新闻推荐

精研理论建设高水平新型智库 彰显特色办好有分量政协期刊

(接1版)要立足甘肃、面向全国,突出政治性、强化思想性、注重学术性、坚持原创性,为服务甘肃振兴、西部大开发和人民政协事业...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数字化赋能传统农业 农户减负增效享“优质”生活)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