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峰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耿洋洋赵龙)近日,在西峰区董志镇冯堡村农作物废旧物处理示范点,村民正在粉碎树枝、堆肥、铺膜,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以前,菜园里的烂菜叶、修剪的树枝、厨余垃圾等村民只能当做垃圾丢掉,玉米秸秆、牛粪堆放在各家门前,影响村容村貌。”村委会副主任杜志杰说,今年,村上建立了2处农作物废弃物处理示范点,将农户家的农作物秸秆、牲畜粪便等生物原料收集起来,经过晾晒、粉碎等处理后,添加腐化剂,铺膜进行堆沤腐热,定期翻推,每年可生产有机肥100立方米,为明年村上规划种植有机蔬菜做好准备。
今年以来,西峰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导向,以能源化、无害化为目标,推广“堆肥发酵还田、发酵床养殖、种养生态循环、沼气净化、集中处理”等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式,开展养殖场畜禽废弃物防治和无害化治理。辖区内35家畜禽养殖场,围绕饲养品种、常年存栏、规模、所属限养(适养)区、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及方式,规范了粪污环保处理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许成儿)11月19日,从第三届全国矿山资源?环境?生态修复大会上传来捷报,由金徽矿业组织实施的郭家沟铅锌矿资源储量...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