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毛婧雯
三九天里,一碗色泽红亮、香气缭绕的红烧肉,总是御寒佳品。当竹筷夹着软糯的五花肉送进口腔,肉糜化作的暖流,定会带给食客由舌尖到肠胃的舒适。围炉啖肉,也往往是一家老小最温馨的时刻。
不过,元旦过后,这种温馨的“门槛”,却变得有点高。
“太贵了!一斤猪肉29元、羊肉37元、牛肉38元,做一盘红烧肉,少说得50元!做一次黄焖羊肉,少说得80元!”兰州市安宁区居民李秀莲说。也正是由于价格,李阿姨有点不爱给孩子们买肉吃了。
不光是李秀莲,很多人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下都越来越“缩手缩脚”了。
“葱一斤7元、姜一斤10元、蒜一斤10元,肉一斤30多元,做一顿肉,感觉一天的工资就没了。”今年刚大学毕业的周娜娜笑言,“在家做肉还不如出去吃,或者点外卖,不但方便而且更便宜。”
2020年,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猪肉、牛肉、羊肉价格持续上涨,这让很多人的“菜篮子”日渐清淡。以猪肉为例,2019年以前,猪肉价格还处于“10元时代”,2019年8月以来,在非洲猪瘟、市场供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催化下,猪肉“借势起飞”,价格突破30元大关,一度直追牛羊肉。
2020年,“二师兄”在经历了短暂下降后,又携手“羊贵妃”“牛魔王”高调回归。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2020年11月上旬至2021年第1周,猪肉连续7周上涨,从39.36元/公斤涨到45.92元/公斤;羊肉从69.22元/公斤涨到74.87元/公斤;牛肉从76.33元/公斤涨到76.95 元/公斤。
“本次肉类价格的集体上涨,一方面是由于元旦至春节前后是肉类传统消费旺季,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2020年肉类供应量有所减少,红肉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业内专家分析。
截至2020年11月,中国对发生员工感染新冠肺炎的20个国家99家生产企业采取了暂停其产品进口的措施。肉类进口量减少的同时,国产肉类出栏量也在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36186万头,同比下降11.7%;全国肉牛出栏3093万头,下降1.4%;牛肉产量450万吨,下降1.7%。全国羊出栏21049万只,下降3.4%;羊肉产量324万吨,下降1.8%。
一碗“红烧肉”,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指数。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判断,到春节前,猪肉价格仍会处在高位,但上涨空间不大,整体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且随着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加之生猪产能的不断恢复,到2021年二季度,猪价便会明显回落,且价格回落将持续到6、7月。
新闻推荐
一阵风刮过,刚刚搭建好的“保暖大棚”又被掀起了一个角。“赶紧固定住,弄结实点,这儿风大、气温低,人扛得住低温,刚浇筑的混凝...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