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 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引发了人们对于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的讨论。
部分中年人未老先衰
记者走访调查中发现,不少45至59岁的人认为自己已经是老人或者正走进老年生活,在心理上就消磨了斗志,行动中更是处处缺乏经验赋予他们应有的干劲。什么样的人属于未老先衰?市心理协会会长、市柳铁中心医院心理医师谢静介绍,心理学家总结出了心理衰老10大早期信号:办事效率低;竞争意识退化;自卑心理;反应异常;固执己见;疏散懒惰;性格孤僻;思维迟钝;情绪恍惚;性情急躁。
上月到市柳铁中心医院心理门诊寻求心理帮助的唐先生今年54岁。以前他忙忙碌碌、业绩突出,两个月前公司把他安排到了一个相对清闲的部门当经理,待遇没有变,但他却变得干什么事都无精打采。
他认为自己步入老年了,不能胜任工作,竟主动向公司提出退出领导岗位。
在柳北区一事业单位工作的46岁的杨先生说:“不服老不行呀!我在单位已经不可能再晋升了,机会要留给更年轻更有精力的人。”这一番话说出了很多与他同龄人的心声。长期以来,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会或多或少地倾向于年轻才俊。例如,选拔科级领导干部要求40岁以下。这一客观大环境对于人们自认为“老去”有很大影响。
新年龄分段有益健康
谢静说,5个年龄段的划分,把人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
谢静表示,虽然从生理结构来看,中年人的身体状况与青年人相比有些衰老,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他们说自己老了,实际上是一种消极情绪的表现,说明自己目前处于很累、很烦、很无奈的境况。同时,工作和生活中还伴随着危机感和紧迫感。这个年龄段的 许多人的事业正处于下落期或者停滞不前。他们对现状既不满足,又无力改变。当碰到一些新鲜事物或困难时,自己不能熟练掌握或者无法克服,只好以一句“老了”来安慰自己。
心态年轻生活才快乐
随着医学的发展,健康知识的普及,疾病预防作用显现,人们将比先辈们拥有更长的寿命。然而,生命的长度在增加,并不意味着每人都有健康快乐的老年生活,还是应当保持心态年轻,在当前年龄划下属于自己的刻度。
广西脑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心理医师何景文表示,中年人要想改变“未老先衰”的心境,要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打破原有的生活模式,不能把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别人身上;要为自己合理规划目标。人到中年不表示就要停步休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一些新知识或涉足一些新的领域;要多与年轻人接触,体会他们身上的青春与活力,也把自己的宁静、归宿感、安全感传递给他们。
日报记者曾繁华实习生曾绍茏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1966年初,正值壮年的颜均良经过严格的政审,作为工段书记,从南宁赴融水某兵工厂建设工地,开始了他在广西建工三建的工作历程。作为那个年代根正苗红...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