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文脉
马艳超 清 湘
《广西名胜志》,明曹学佺撰,明崇祯三年(1630)闽中曹学佺家刻本,今编为一册。
曹学佺(1574—1646),字能始,一字尊生,号石仓,又号大理,别号雁泽,晚年自号西峰居士,明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文学家、藏书家。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曹学佺参加殿试,是年策问的题目为《车战》,曹学佺生于南方,不懂车战,请求以“舟战”对答,经考官同意后,详述“舟战之法”,深得主考官张位的好评,得中进士,授户部主事,不久即校印《十三经注疏》,名震京城。万历三十四年(1606),升任南京户部郎中;三十七年(1609),调任四川右参政;三十九年(1611),擢升按察使;四十一年(1613),在四川任上被削官三级遣送返乡;四十六年(1618)始,用心搜求资料,着手编纂《大明一统名胜志》。明天启三年(1623),出任广西右参议;六年(1626),迁陕西副使,未及行,为阉党刘廷之参劾。曹学佺曾撰《野史纪略》,详载梃击案本末,刘廷之劾其私撰国史、淆乱国章、诽谤先帝,遂削籍,毁所镂板。家居20年,著书所居石仓园中,为《石仓十二代诗选》,盛行于世。
崇祯十七年(1644),曹学佺闻京师陷,投池中,为家人救,不死。清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唐王朱聿键立于闽中,称监国,改元隆武,曹学佺觐见,唐王曰“海内鸿儒也”,起授太常卿,寻迁礼部右侍郎兼侍讲学士,进尚书,加太子太保。顺治三年(1646)八月,唐王败于汀州,曹学佺与齐巽、朱友桐方议城守,9月17日清兵入城,曹学佺“沐浴整衣冠,缢于西峰里第”,年七十有四。清乾隆十一年(1746),于其逝世百年时,追谥“忠节”。
曹学佺好读书,家富藏书,博识洽闻,著述不辍,一生“好学弥笃,丹铅黑椠,终日随生,湘帙缥囊,无时去手”,于文学、地理诸方面皆有卓越成就,尤以诗词为胜,文人学者对其诗多有较高评价。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云“明万历中年以后,迄启、祯间,无诗,惟侯官曹能始宗伯学佺诗,得六朝、初唐之格,一时名士如吴兆、徐桂、林古度辈皆附之,然海内宗之者尚少。钱牧斋所折服,惟临川汤先生义仍与先生二人而已”。王士禛不仅佩服他的诗才,更佩服其治学之谨严、气节之高古,云“能始官四川参政,与监司谒抚按,必于馆中别设一几,隶人置书几上,对众一揖,即就几批阅,不交一言,其孤亢如此。晚年大节如江万里,尤不可及”。钱谦益《列朝诗集》云:“能始具胜情,爱名山水,卜筑匡山之下,将携家往居,不果。家有石仓园,水木佳胜,宾友翕集,声伎杂进,诗酒谈宴之乐,近世所罕有也。”王鸿绪于《明史》曹学佺本传云“闽中之风,明初为盛,至万历中再盛,自学佺倡之,晚年更以殉节着云”。
曹学佺一生著述颇丰,传世著作不下20种,有《五经困学》《蜀中广记》《大明一统名胜志》《石仓诗文集》《石仓诗稿》等传世。
《广西名胜志》十卷,明崇祯三年(1630)闽中曹学佺家刻本。卷首《广西总叙》据周去非《岭外代答》、马端临《文献通考》、魏浚《西事珥》等书,叙述唐至明广西之建置沿革,并考证五岭之名称、位置。其中叙述元末明初廖永忠、朱亮祖取桂林靖江城之事颇详,可补正史之不足。正文各卷首列府、州、县名,次叙名胜古迹,述其位置、特点,有石刻、题名、碑志者,书其内容等。《广西名胜志》所载内容丰富,条理明晰,且多引明后散佚不存之书,诸多条目可补史籍之不足,确可以作为研究广西史志、名胜的重要参考文献。
新闻推荐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国际癫痫关爱日”义诊活动,专家呼吁—— 发作时无暴力倾向 请勿歧视癫痫患者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义诊活动现场本报通讯员石鹏摄6月28日是第十一个国际癫痫关爱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校园癫痫患者”。为了呼吁公众关爱癫痫患者,消除偏见和歧视,让所有服务癫痫患者的工作...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