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高铁,穿过一段黑黢的隧道之后,就到了丽水缙云。车窗外,500亩色泽绚丽的花海一直向远处绵延,连接着起伏的山峦,笕川花海就这样跃入眼帘。伴随着高铁轰鸣的,是从花丛间传来的几声汽笛声;花海中,一辆小火车正载着游客环游景区,坐在车头的驾驶员是笕川村村民丁尧青。
5年前的笕川村,并不是眼前这番情景:高矮不一的香菇大棚搭在田间,水塘里养着上千只麻鸭,村庄环境脏乱,村民纷纷外出经商、打工。近年来,随着治水拆违等工作的推进,村民们对美有了更高的追求,打造美丽经济的决心也更加坚定。据介绍,凭借花海及其后续项目,这个小村去年实现了900余万元门票收入。
2015年,村“两委”接受专家意见,决定建设花海,下半年便完成土地流转500亩,花海项目正式启动。前期,村集体投入500万元,成立笕川花海产业有限公司,完成道路硬化、花海规划和种植、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一开始,部分村民心存疑虑:“种花有什么用?花又不能吃。”村两委成员一方面耐心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一方面铆足干劲,全身心投入到花海建设,“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做出成绩,让村民们看到效益。”直到现在,村主任杜美亮的小腿上还留着被电焊烫伤的红印,那是他在焊接花海周边围栏不小心落下的伤口。
2016年5月28日,花海正式对外营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第一天门票收入就达到42万元。同年7月,村两委又未雨绸缪,倡导村民入股追加投资,建设其他娱乐休闲设施。
这一次,村民们积极响应,第一周的入股金额就达到200万元,后来共筹集到1400万元资金。村民施海妃说:“一股7000元,光我家就认领了十余股。”
从此以后,村民们的参与积极性空前加强,主动为花海的建设和经营出谋划策。同时,村民还是花海公司的监督员,从花卉种植到财物使用,事无巨细随时质询。
花海的正式员工也均从本村聘用。开小火车的丁尧青原本是位家庭主妇,如今一个月有2000元收入。她说:“我们每个正式员工都有小火车司机的驾照。平时在家都是骑电动车,突然开上了小火车,还是挺兴奋的。”
村民丁东祥此前在外做生意,手头宽裕,一口气认领了八十股,成为花海的大股东之一。2016年8月,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他,从广西北部湾回到老家,亲自上阵,主管采购、卫生、安保和检票等工作。
花海的建成,也推动着村中民宿和农家乐的发展。去年5月,村民周君莲夫妇俩在村里开出民宿“丁家小院”。白墙黑瓦的院落内,栽种着各式花草,几缸睡莲,藤架上结着葫芦,一面酒旗悬挂在马头墙上,随风舞动。
“说来也巧,我们农家乐开业那天,正好是花海正式营业的日子。那天来了大量游客,丁家小院的生意爆满,短短两个月就赚了十多万元,”周君莲喜笑颜开,“花海让我们既能守家,还能挣钱。”
目前,笕川村正在建设中的水上乐园,也将在暑假对外营业,花海道路一侧的小吃一条街也已经装修完毕,静候游人光临。“要对村民负责,对股民负责”,这是村党支部成员朱月光最常念叨的一句话,也是村里建设花海的初衷。
漫步花海,蝴蝶翩然。如今的这片花海,已经盛开在每个村民的心田。
(浙江日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简文湘6月25日,一艘从香港出发、满载货物的地中海阿里康城号货轮成功靠泊钦州保税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中转。目前,钦州保税港区已与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永丰船务、南洋船务、新海丰...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