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虎永安堂的万金油广告与时局联系巧妙而紧密
近日,活跃在多个电视台、身兼多个专家身份的“神药专家”刘洪滨真实身份和动机遭曝光:为某些医疗药品做广告。她也被众多网友戏称为“虚假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这些广告不仅手法粗糙,还涉嫌夸张夸大疗效,无不令人反感。
说起广告,它其实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形式。有趣的是,民国时期也有很多卖药的广告,那时候中药和西药并存,有些卖药商为了营销药品,在广告的制作上还是费了不少心思。甚至在抗日局势非常紧迫的情形下,爱国商人还通过医药广告巧妙地表达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不满。
西南地区神秘的广告语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有医药企业在做医药广告时,注重广告词的创意,既通俗易懂,又介绍药的功能,因此这类广告非常受欢迎。其中,“三友实业社”生产的“方便丸”,是帮助消化的常用药,为此他们精心策划了自己的广告用语:“大便不通,心事重重;大便一通,万事轻松。”
无独有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的湖广和云贵地区出现了可怕的疟疾,当时特效的奎宁丸还未普遍使用。为解除百姓的病痛,广东著名的制药家和广州名医梁培基(1875-1947),大胆地推出一种自制的治疟疾药物,疗效显著。可是如何让老百姓尽快了解并接受这一新生事物,梁培基动了不少脑筋。
当时,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出现了一批行迹独特的人,他们专在当街闹市醒目位置书写广告,字体都非常大,占满整堵墙壁,远远看去格外显眼。
那段时间,当地人常在街上的高墙上看见“梁培基”三个巨幅大字,有时十多分钟的路程,“梁培基”三字竟然出现五处之多,人们非常纳闷。过了半个月,这群人又扛着梯子、提着油漆桶和大大的扫笔,在所有“梁培基”三字下面增写上“发冷”两字。当地人不知其意,纷纷猜测,甚至有人认为是有人对“梁培基”的攻击行为。
后来,书写人又在“发冷”二字之下加了一个“九”字,变成了“梁培基发冷九”。因这一带方言“九”与“狗”同音,当地人捧腹大笑,此事一时成为各地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又过了一个多月,书写人突然在“九”字中间加了一点,“九”字变成了“丸”字。至此,“包袱”抖完了,当地人才明白原来是“梁培基发冷丸”的广告,这个药正是梁培基研制的治疟疾良药,人们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药。
广告讽刺国民党不抵抗政策
民国时期,南洋华侨传奇人物胡文虎,曾利用幽默的药品广告讽刺时政,令当时的人耳目一新。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抗日不积极,却非常卖力地提倡“新生活运动”,用意在于转移人民的视线,冲淡抗日气氛。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在海外听到此事深为不满,于是他就指示自己在上海的永安堂负责人,刊登广告,予以讽刺。
过了几天,上海的一些报纸用特大字号刊登出广告:“提倡新生活,必须揩油。”上海人说“揩油”就是占人家便宜,手脚不干净,甚至是指贪污受贿。因此,国民党特务一看“永安堂”骂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本欲兴师问罪,但再仔细一看大字标题下面还有一段小字说明:“提倡新生活运动很好,为了使大家精神更加焕发,身体更加健康,请经常揩点万金油。”这一行小字就是一个大包袱,让人无可挑剔,即讽刺了时政,又让被讽刺者为从下手。这就是胡文虎的智慧。
抗战期间,爱国青年学生常常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国民党政府不抗日、打内战的倒行逆施。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经常跳出来大骂爱国学生:“放屁放屁,真是岂有此理。”这些话,传到胡文虎的耳朵里,他对吴稚晖的表现非常反感,就指示上海永安堂负责人在报纸上登出特大广告,上写:“放屁放屁,真正是有此理。”这十个字与吴稚晖辱骂学生的十个字仅有一字之差,明眼人一看便知广告是有意讽刺吴稚晖的。吴稚晖得知后,立刻怒火万丈,正想发作,再一看广告标题下的一段小字,也就无话可说了。
小字是这样写的:“河南某地某人寄给永安堂一封信,信中说:‘我某日某时突然肚子绞痛,跌倒在地,什么药都吃了,都未治好。后来我拿出一盒万金油,刮了一大块,用开水送服。过了不久,只觉得肚子里叽里咕噜响得厉害,放了几个大屁,就全好了。特此致函感谢!\’”这个包袱抖得的巧妙至极,讽刺意味浓厚,令人捧腹大笑。
据《北京晚报》
新闻推荐
简讯本报南宁讯(记者/许丹婷)近日,广西异地商会党委、民政管理社会组织党委、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社会组织党委、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社会组织党委、卫生和计划生育行业社会组织党委、食品药品行业社会组...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