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
苑 菁
据《广西日报》报道,7月4日,2017广西旅游大数据峰会在南宁举行,峰会汇集了腾讯、兴业银行以及广西14个设区市的旅游部门、景区、旅游文化相关行业等嘉宾代表,共同探讨如何以智慧旅游推动广西全域旅游发展。
广西作为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旅游大区,近年来旅游已成为全区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据统计,2016年广西接待旅游总人数超过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91亿元。
然而,应该看到,面对“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大众化消费时代的到来,在旅游上光有资源丰富、生态优美这些优势还不够。比如,作为当下旅游主力军的年轻游客,更倾向于摆脱以依附旅行社为主的传统旅游模式,而选择多样化、个性化的自助游模式。据峰会上大数据显示,18-25岁的年轻游客占到广西出游人数的32.17%。如果再继续原有的“景区+旅行社”传统旅游营销模式,就无法适应大量游客注重旅游体验、旅游质量的个性化诉求。
未来的道路怎么走?刚刚结束的广西旅游大数据峰会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峰会上,智慧旅游、大数据、全域旅游等关键词,共同勾勒着广西旅游业未来的变革轨迹。
智慧旅游是传统旅游与现代科技的一种创新结合。它运用数据挖掘、数据整合的现代科技技术,通过分析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借助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为游客推送贴身服务,改变了以往依赖发布旅游信息让游客“点菜”的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数据是智慧旅游的大脑。实现智慧旅游,必须依托大数据平台的创建,并实现数据的整合、共享。比如2017年1月挂牌成立的杭州旅游经济实验室,通过收集、分析、评估各种旅游数据信息,为杭州当地旅游发展规划提供精细化、系统化的建议。
依托大数据,发展智慧旅游产业,是否能助推当前广西全域旅游模式的全面推进?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全域旅游这种新的旅游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打破原来那种单一的景点式旅游,以一定区域为范围,将区域内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用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协调、共享发展理念和模式。就当前的广西而言,依托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推进智慧旅游的建设,就不难实现区内各种资源的整合,使旅游业拥有广阔的空间、璀璨的前景。
归根结底,唯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旅游市场的瞬息万变。此次互联网企业、银行与广西旅游单位共同携手,凭借互联网企业拥有的旅游大数据资源和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的重大机遇,加之金融机构的鼎力扶持,必将助推广西快步迈入全域旅游时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叶祯)近日,自治区食药监局进行了药品质量抽检检验,发现1批次药品制剂和3批次中药饮片不符合标准规定。根据广西药品抽检计划,自治区食药监局组织对辖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进行了...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