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邓色迎
市民韦女士家的女儿5岁多,一顿饭要吃大约1个小时,本来半个小时可以写完的作业要花1个多小时……孩子做事情爱磨蹭、没有时间观念的毛病,让韦女士很烦恼。无独有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家长也对孩子做事情磨蹭的问题相当操心,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呢?看看专家都是怎么说的——
家长烦恼
我家孩子为什么做事总是磨磨蹭蹭
韦女士5岁多的女儿做事比较磨蹭。吃饭时,孩子会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有时候还会把饭菜放在嘴巴里含着,然后就玩耍起来,吃一顿饭要花掉1个小时也是常事;写作业时也是慢悠悠的,选哪支笔都要想上一阵子;早上起床,更是让韦女士着急,穿衣服、刷牙都是慢慢地,她只好不断地催孩子快点,要不然上学迟到了……孩子的这些毛病让韦女士很烦恼,她想趁着放暑假,帮孩子改掉做事磨蹭的毛病。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还未上初中的孩子的家长,有4位表示自己家的孩子做事情磨蹭。
寻根问源
孩子做事情磨蹭,都是家长的原因
广西高级亲子咨询师周健认为,孩子出现做事情磨磨蹭蹭,没有时间观念,是因为家长太保护孩子,不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总要帮着、催着他们做。所以,孩子会出现这种毛病,都是因为家长造成的。
周健表示,当孩子出现拖拉习惯的时候,不仅仅是时间概念的问题,还是责任感的问题。周健给记者举了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孩子在刚开始学穿衣服时会出现系错扣子、穿错鞋子的情况,有些家长在这时就看不下去了,马上去帮助孩子完成;对于搬张小凳子、洗菜等孩子能做的小事,也都事事包办,这样孩子不仅没有自我服务、服务别人的意识,也没有让他们建立起应有的责任感。“家长长期过度保护、帮助孩子,就会造成孩子的独立能力弱。在写作业时,如果遇到不会写的题目,就会很自然地等着家长帮忙。”周健表示。
有的家长认为催促孩子就是家庭教育,比如孩子刚拿起一样东西,家长就忙不迭地说:“不是这样的,这样会弄湿你的手,快点放下……”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做不好这些事情的,久而久之,孩子自我服务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自信心也不足。
另外,家长在对待孩子时常用到的“交换法”也会让孩子养成磨蹭的毛病。遇到孩子不想写作业的情况,有些家长会说:“如果你做作业,我就带你去××玩。”这种方法用得多了,孩子就会认为不写作业是家长的事情,会抓住家长的弱点跟家长谈条件,当孩子想要达到某个目的的时候,就会用做作业拖拉等方式达到,形成不好的习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宇峰)记者从自治区工商局了解到,截至6月底,广西共有5902家经营户参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示范店创建,每个设区市和各县都有一条以上示范街参加创建。“诚信经营放心消费”试点后现已在...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