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群中,小记者们火眼金睛,寻找出了克隆牛后,开心合影。南国早报记者 唐辉吉摄
南国早报记者魏碧锋卢盈
“我舍不得老师,还想多学习几天。”“这7天6夜太有趣了,我交了很多新朋友。”……7月14日,首期小记者之田园牧歌营结营,小记者们顺利毕业,拿到了自己专属的小记者证,成为了南国早报正式的小记者。结业仪式上,不少小记者都表达了自己的不舍之情,舍不得老师和小伙伴
亲近大自然:
与小动物交朋友
亲近大自然与动物交朋友,是田园牧歌营的一大特色,经过写作课和摄影课培训后,小记者们正式“上岗”!来到广西畜牧研究所牧羊场与小羊羔们亲密互动。“你看这只羊羔好可爱。”“羊羔吃我喂的草了。”……活动中,小记者们的欢声笑语不停,每个人都争着要抱抱小羊羔,并和它合影。
除了喂羊以外,在畜牧所奶牛场,小记者们还观看了奶牛挤奶以及挤奶的注意事项。大方的娟姗牛奶厂负责人,还为小记者们提供牛奶,供他们品尝。“鲜奶的口味,和奶粉就是不一样,回去也要让爸爸妈妈买来品尝一下。”一名小记者说。
在位于乡村大世界的广西小马俱乐部,小记者们化身小骑士,在专业马术教练的指导下,感受了一股浓浓的骑士风,身跨大头马,英姿飒爽。
田园牧歌采访体验,除了地上走的,当然少不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在广西珍稀鱼类养殖基地,各种观赏鱼类,让小记者们大饱眼福。当听说鱼宝宝,居然还有“身份证”,每年还代表中国前往世界各地比赛时,小伙伴们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而在南宁市仙葫片区,自治区养蜂指导站退休专家胡健才的养蜂基地,小记者们刚开始还很乖巧,但和小蜜蜂熟了之后,小记者们又显露出了爱玩的本性,在专家胡健才的指导下,小记者们还“偷”起了蜂蜜。据介绍,养蜂人把割蜜糖,都叫做“偷”,因为,相比于勤劳的小蜜蜂,人类对于蜜糖的酿造,并没有出多少力。
体验高科技:了解顶尖克隆技术
当然,小记者之田园牧歌,并非仅有下里巴人,在各种科研院所,他们还体验了一把阳春白雪的高科技。
在广西水牛研究所,克隆水牛技术团队,为小记者开放了高大上的实验室,并边做实验边讲述克隆牛知识。为了更为直观地走近克隆牛,小记者还特意来到了水牛牧场,在茫茫牛海里面寻找克隆牛。据介绍,在克隆牛技术领域,以广西水牛研究所为代表的广西科研院所,实力已经排在世界前列。
而在广西兽药监察所,小记者们更是亲自上阵,体验了一把快速检测瘦肉精的实验。据介绍,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关注,三聚氰胺、瘦肉精等本来非常陌生的词汇,俨然成为了高频词汇。
如何保证食品安全,有关部门每天的抽查检测,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之一。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查出一些违法添加物,在广西兽药监察所,小记者们大开眼界。
感悟团队情:大家成了好伙伴
除了参观采访,小记者们的日常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经过开营一天的相互接触后,此前相互并不认识的小记者们,开始熟悉起来。当晚的迎新晚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小记者们以组为单位,相互找伙伴,贡献出了十几个文艺节目,不管是表演的,还是当观众的,都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小伙伴们的热情。
这样的活动,在6个夜晚天天上演。当然,关系最铁的,莫过于室友了。据了解,小记者营的活动,都统一入住酒店标准间,每两个人一个房间。每到晚上休息时间,小伙伴们总有说不完的参观采访体会,24小时带队老师查了几次房,小伙伴们才很不情愿地睡去。
“工作”强度大,一日三餐,小记者们的伙食可不错了,每顿正餐,报社员工食堂的大厨,都准备了多种荤菜和素菜,水果汤水也少不了,可口可乐公司还准备了各式饮料。每次饥肠辘辘地回来,小记者们都大快朵颐,一饱口福。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了解到,广西近日出台《广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实施方案》,将分批分类对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患者开展大病集中专项救治,全面推进健康扶...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