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婷近照。(图片来自巴别梦想家)
巴别梦想家的孩子们。(图片来自巴别梦想家)
周万佑近照。(图片来自巴别梦想家)
如果说巴别梦想家是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大树,璐瑶是播种护树的人,那么已经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就是一颗颗硕果。在梦想家里,璐瑶保留着每一个孩子每一年的成长记录。9年下来,在她所珍藏的照片里,她看到他们的目光更加坚毅,笑容更加自信……璐瑶的巴别梦想家影响了他们,而如今,这些孩子又将这份公益精神延续下去,去影响更多的人。
她鼓励他努力学习
苏光国是巴别梦想家里年龄最大的孩子,也是小孩子们心中的榜样。苏光国2009年加入梦想家,6年后顺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是全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鲜有能考进北京的大学生。“我想考到北京去见‘老板\’(璐瑶),去见自己的资助人。”苏光国说。
苏光国在巴别书写了“乡下孩子也能考上北京的大学”这样一个催人奋进的故事,这当中,璐瑶与梦想家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梦想家公众号的一篇文章中,苏光国如此评价璐瑶:“老板(璐瑶)做事很干脆,说辞职做机构,没过多久‘广西梦想家乡村贫困青少年关爱中心\’就成立了。”苏光国说。说起璐瑶,苏光国滔滔不绝:“在她身上,我学到了不放弃的精神。”
“备考的时候,我得到了来自璐瑶和资助人的鼓励和支持,她们鼓励我好好上学,促使我不断地思考,她们很少干扰我,但却一直支持着我。”苏光国说。这也正是璐瑶的巴别梦想家所一直提倡的教育方式。
上了大学的苏光国,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他通过自学,独立创建起了巴别梦想家的官方网站。2017年,苏光国放暑假回家得知可以实现全村通网后,当即决定给家里装上网线,对同村乡亲们免费开放。除此之外,他通过以学习或运动来交换上网时间的方式使村里的孩子们养成了爱运动、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梦想家教给我的并不是要远离自己的家乡,相反,是要更爱自己的家乡。”苏光国在公众号中写道。
她陪伴他度过阴霾
“没有巴别梦想家和老板(璐瑶),我现在不可能在这里读大学。”周万佑今年大三,就读于广西大学。这个笑容开朗、乐观自信的帅小伙表示,他曾有过一段迷茫的时期,是璐瑶与巴别梦想家陪他度过了这段阴霾期。“初三的时候我的性格比较叛逆,容易冲动。高三的时候又因为升学的压力,这种情绪也变得特别明显。”电话中,周万佑提到了自己中学时代的困惑和迷茫,也提到了璐瑶和资助人是如何一步步帮他走出困境。
璐瑶与巴别梦想家在那个时期给予这位迷茫无助的孩子许多关爱。他和璐瑶谈心,也向璐瑶和自己的资助人倾诉,她们一开始用书信交流,后来演变成打电话,再到后来每个周末都会打电话。他们和他讲自己的人生经历、看法,答疑解惑,在循序渐进的引导疏通中,周万佑情绪得到舒缓,也渐渐改变了冲动的性格。
2015年,周万佑也成了梦想家理事会的一员。去年十月,他带着自己的大学同学一起来到田阳,当起了“梦想家阅读嘉年华”活动的志愿者,给田阳的孩子们服务。“以前老板(璐瑶)是怎么对我们的,我长大后就怎么去对待那些孩子。”周万佑说。活动中他负责给巴别梦想家做介绍、在众多孩子和自己的同学面前演讲,一一核对流程和细节。他在台上的优异表现令同学们刮目相看,他们竖起大拇指对他说:“看不出来啊,你真是深藏不露。”
她帮助她克服压力
苏婷个子娇小,说话轻声细语,是个温柔敏感的姑娘。苏婷的父母在她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外出打工,一年见到双亲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这对感性的她来说,影响是巨大的。说起巴别梦想家,她说:“我从梦想家里获得的更多是陪伴。”
陪伴是当代许多乡村留守儿童一个奢侈的愿望。相比之下,苏婷是幸运的,璐瑶和巴别梦想家在感情上给了她支持与陪伴。在大家的帮助下,她变得更加坚强与包容,渐渐担任组长、协调员、编辑部成员,一点一点成长起来。
记得高三备考时,苏婷被高考的巨大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一次活动期间,璐瑶细心地发现了她的异常。活动结束后,璐瑶特意找了梦想家中与苏婷最要好的小伙伴与她交流。在得知缘由后,众人一起鼓励她,那一夜的促膝长谈,使苏婷渐渐放下心中重担。2017年夏天,苏婷被首都师范大学录取。“我想这是我高考能够稳定发挥的重要原因。”她说。
在璐瑶等人的影响下,温柔善良的苏婷变得内心强大。因为经历过备考期的压力,所以她能够体会备考孩子们的感受,如今的苏婷,已从原本需要人呵护的角色变成了巴别梦想家里的知心姐姐。她给梦想家里准备高考的孩子们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排解忧烦和压力。正如曾经璐瑶对她所做的那样。
2017年暑假,苏婷参加了巴别梦想家理事会的竞选,在提问环节里,她被问到如果竞选失败将会怎么办时,苏婷用温柔的话语坚定回答:“我不在乎能不能进理事会,但我在乎以后还能不能为大家服务。”
2017年,梦想家中新上大学的14个孩子一起设计了一个主题为《生存、选择和离别》的活动,他们说了这样一句话:“离开是为了回来,为了那些在我们身后,无法走出去的人们。”这些孩子们虽然从巴别梦想家“毕业”了,却无一例外地将这份精神传承了下来,就像苏光国,就像周万佑,就像苏婷……相信未来还有更多。“梦想家给了我们太多,我也会继续鼓励孩子们往更好的地方走。”苏光国说。“我想梦想家变得更好,也想自己变得更好。”苏婷说。“梦想家对我而言就是亲人一样特别的存在,我以后也会一直照顾着这个家,想对‘老板\’(璐瑶)说,不用怕,有我们在。”周万佑说。
正因如此,璐瑶的巴别梦想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疑是成功的。她的成功不仅仅因为为巴别乡培养出了许多大学生,更因为在梦想家的支持和陪伴下,原本封闭、弱小的孩子,都成长为了开朗、适应能力强、有勇气、有社会责任感的好青年。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南宁3月29日电(记者何伟)记者从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近日获批为进口冰鲜水产品口岸,这也是广西首个空港进口冰鲜水产品口岸。近年来,我国进口冰鲜水产品贸易迅速增长。...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