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4版)
区外高校
北京师范大学
该校今年在广西计划招73人,其中,文科24人,理科49人。在广西没有招收公费师范生的计划。
该校老师表示,有69个本科专业为非师范专业。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可申请转专业,在春季学期自主提出专业申请,经拟转入院系考核、选拔,获通过后可转。不设转出门槛,且可跨文理大类。值得一提的是,不含定向生、艺术或体育类专业特招生,专升本生,已转过专业的学生,正在休学或保留学籍的学生。
如果想报读北京师范大学,该老师建议,文科高出一本线72分以上,理科高出一本线116分以上的考生,可以考虑填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
该校今年计划在广西招40人(含国家专项计划)。如果生源好,考虑适当追加计划。今年该校在广西招生新增加了两个专业,分别是建筑类和电气类。
该校老师称,录取的考生中,理科排位在前1200名的,可满足第一专业志愿。如果排在前1600名的,满足前三个专业志愿。排在前2000名的,满足专业志愿不调剂(须填满专业志愿)。
复旦大学
今年该校在广西投放名额比去年略有增加,计划招54人(含国家专项计划13人,高校专项计划3人)。其中,理科23人,文科23人,医学院招8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科招生中,新增朝鲜语专业,计划招2人。另外,在数学类中小方向,包括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浙江大学
今年该校在广西计划招75人。该校今年同样按大类招生。新生入学后,先进行一年的学习,再选择专业方向。
其中,工科试验班(竺可桢学校交叉创新平台),含金融数学班、管理大数据班、智能机器人班等,今年在广西招4人,比去年增加了2人。另外,今年在广西新增招收书法学1人。
武汉大学
今年武汉大学在广西总共计划招233人,与往年持平。其中普招计划是204人(其中文史40,理工164),国家专项计划16人(文史3人,理工13人),民族班计划招10人。另外,还有农村学生“自强计划”招3人(其中文史1人,理工2人)。同时,还有一些艺术等类别,如果生源好的情况下,适当追加招生计划,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每年在广西大约录取260人左右。
区内高校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今年有76个本科专业招生,涵盖理、工、农、文、艺、经、管、法、哲、教、医等十一大学科门类。全校今年招收本科新生7000名,其中广西计划招生4920名,外省计划招生2080名。
广西大学今年有43个专业按17个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在广西优先录取填报有志愿专业的考生,如填报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则录取“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在转专业方面,根据《广西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及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于每年6月初至9月对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在校普通本科生开展转专业工作。
广西医科大学
今年该校新增精神医学、助产学、卫生检验与检疫3个本科专业,恢复生物技术1个本科专业的招生。本科计划招生3020人,较去年增加342人。其中,临床医学招800多人,比去年增加100多人。
在高职(专科)方面,则暂停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卫生信息管理3个专业的招生。高职(专科)计划招生1000人,较去年减少250人。
据了解,各专业新生均按所录取的专业报到,入学后原则上不再进行专业调整。该校高职专业学生可以申请升入学校规定的相应本科专业,比例为10%。根据教育部规定,每一名考生只有一次录取机会。对按考生本人志愿或经广西医科大学征得考生本人同意后被录取的考生,一律不予换录,一旦退档,当年不得再次录取。
广西科技大学
今年该校本专科招生总规模为8000人,较2017年增450人。按大类招生专业有: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其中,新增预防医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招生。
另外,新增宏达威爱科技学院专业招生项目,专业为软件工程(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工程方向),招生计划200人,面向全国26个省(区、市)招生(北京、上海、西藏、新疆、浙江除外)。新增协同育人培养项目一个,轨道交通专业40人,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合办,面向广西招生。
新闻推荐
今年,广西将继续组织实施优秀退休教师乡村支教计划,在2018至2019学年共招募857名优秀退休教师支教志愿者前往乡村支教。据...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