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宜州的壮族儿子韦克义,自幼受祖父影响,酷爱书法,几十年习书不辍,遍临欧颜柳楷,注重承“古”追新,其行草用笔方圆兼济,或寓方于圆,变化丰富。他当过农民、工人、教师,任过编辑记者,从政后他担任过玉林市委副书记、广西社科院院长等职务。丰富的社会阅历、深厚的国学修养及文史理论知识,升华着他的精神境界,使他的书法如同其人,恬淡、内敛。
孜孜不倦的追求,韦克义的书法造诣日渐精进,取得不菲的成绩:作品多次荣获大奖;其多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和作为对外友好交往的礼物赠予海外友人。
韦克义常说,从政、搞科研是他的职业,书法是他的事业。在担任广西书协主席期间,他提出:“如果书法家协会主席只会埋头搞创作,而不去顾及大家,广西书坛将会死气沉沉,这就是失职!”正是凭着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致力打造“八桂书风”,形成壮乡自己的流派和风格,前后举办了“第六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八桂书风优秀作品晋京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和“黄庭坚奖”全国书法大赛等各类书法大展。为此,韦克义当选为2011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入编《广西大百科全书文化卷名人录》;2012年被自治区政府聘为广西文史馆馆员。
“书法当随时代,文章合为时而著”。韦克义作为一名“学者型书法家”,他撰写的论文《吸纳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入党不会改变党的性质》在中央党建学会、《求是》杂志、广东省委组织部联合举办的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被评为一等奖。2003年9月,根据自治区领导的指示,韦克义组织广西社科院专家撰写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方案(建议稿)》。2004年8月,韦克义作诗并书写的介绍广西历史文化的《广西赋》公开出版,为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献上了一份厚礼。
谈到对书法的弘扬和发展,他认为书法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应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目前正在忙着开办书法与国学讲座,让我们下一代更好地传承我们的国粹——书法。” (据6月25日《广西日报》)
新闻推荐
面对无着落的大学学费,坛洛镇合志村女孩马丽丽没有等靠要 高考结束后寒门学子打工挣学费
下班后用手机查到录取的信息,马丽丽疲惫的脸上露出笑容本报记者梁侦摄■本报记者梁侦实习生曹阳在西乡塘区坛洛镇,不少学生...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