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陆小洁通讯员黄丽蓉
专利达人、技术专家、工匠大腕……在南方电网广西贵港供电局,这些头衔属于梁永昌。梁永昌是该局三级技术专家、城区供电分局配网建设和配电管理专责,他运用自己发明的专利,每年为企业创造6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梁永昌获得的第一个专利是2010年的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安防报警系统》。从这套系统开始,梁永昌在电力系统声名大噪。系统所具有的防盗、现场语音警告、视频抓拍等安防功能,不但有效抵制偷盗变压器及变压器油事件,还能为公安部门抓获偷盗作案嫌疑人提供重要破案线索。目前,该成果已应用于广西、海南、贵州等电网,累计减少因变压器被盗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首次创新成功后,梁永昌一发不可收拾,悉心研发,先后获得了户外低压熔断式负荷隔离开关、绝缘导线防滑型耐张线夹、配电低压线路带电作业旁路系统等10项专利。
户外低压熔断式负荷隔离开关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解决了传统开关不能带负荷操作、接触面过热、易烧坏触头、更换熔断器繁琐的问题,提高配网可靠性,降低电网建设及维护成本;绝缘导线防滑型耐张线夹减少绝缘导线的耐张线夹紧靠导线时,发生导线滑脱的实际问题……这些专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属于实用新型的类型,这也意味着这些专利应用于作业现场非常“接地气”,不仅安全、实用、易于推广,而且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这些成果的应用,每年直接为企业创下近100万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引领激荡企业高质能发展的新动能。
一个人拥有10项国家专利,梁永昌被誉为“发明大咖”。很多人都问梁永昌:“究竟是什么引发你的奇思妙想?”梁永昌的回答很简单:“我就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有些是为了解决安全问题,有些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想了之后付诸行动。”
梁永昌丰富的工作经历是他发明专利的源泉。在22年工作生涯中,梁永昌先后从事通讯、输电、配电、发电、电力调度等工作,每一次岗位变动,他都会在新环境中吸收和沉淀新的知识,多岗位锻炼了梁永昌敏锐超前的思维。
2016年9月,梁永昌成立了梁永昌创新工作室,在该局一间面积不足二十平米的小房间,展台上摆满了配电线路专业各式各样的工器具、备品备件,墙上是琳琅满目的奖状和证书。
工作室开始运作的第一天,梁永昌就和团队成员坐在一起,围绕工作难点、热点探讨问题。“我想通过集体的智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快速复电。”该局青年员工蒙禄丰对加入工作室充满期待。
工作室成为专利的“孵化室”,在成立两个月后,首个研究发明《一种快速扎线工具》便顺利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证书。他引导员工开展了35项课题的研究,进行了20多次创新授课,培训了1300多人次。截至目前,工作室已获得7项国家专利。
新闻推荐
2.1亿元中央救灾资金下拨粤桂 主要用于台风“山竹”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30日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当日向广东、广西下拨中央财政自然灾害生...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