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北方周口店镇后,竟与三十年前读小说中的一个词:“赶集”不期而遇。赶集就设在镇政府前千米远的房易路边大韩继,每逢双休日赶集。
我对“赶集”既好奇又纳闷。好奇是我可以一睹陌生的“赶集”风采;纳闷是现在中小型超市遍布镇村各个角落,不足的部分又被网购者拾遗补缺填平,活化石般“赶集”谁稀罕?
但我还是被好奇心驱使,双休日起了个大早去大韩继赶集,远远就看见一座富丽堂皇的京韵牌楼高高矗立在房易路边。“大韩继”三个描金大字嵌在牌楼正中,金字下人群扎堆,沿房易路两边街停上一长串私驾车,足足有两公里长,人声嘈杂,车马喧阗。
进入“大韩继”牌楼,嚯,一条东西走向四车道宽宽水泥马路两边全摆上赶集的摊位,一个紧挨一个向东延伸足足有3公里,简直就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小商品大促销的世界,我估摸着从头到尾逛一圈下来,至少需要2个多小时。
随着人流你挤我、我挤你,我缓慢向前挪步,边走边看,蔬菜瓜果,衣服鞋帽,营养补品,人参鹿茸,还有各式各样小玩意儿摆满摊位,花花绿绿,琳琅满目。大小三轮四轮电瓶车也来助阵,满车装有广西的荔枝、海南的火龙果、新疆的大红枣、陕西的苹果、浙江的瓯柑,再加上五花八门的手摊车,摊主们吆喝着烤羊肉串、火烧驴肉、长沙臭豆腐、房山爆米花、羊杂汤,叫卖声嘈杂声混合一起热气腾腾。
当然,我赶集像大多数人一样,是冲着蔬菜瓜果而来,漫不经心观察我身边的人大都是年老男人和中年妇女居多,有的推着手推车,车内娃娃兴奋得手舞足蹈,指这要那,被推车的大人喝止住,继续推车一路看蔬菜。但这些大爷、大婶、大嫂东瞅瞅西瞄瞄,总是要在一个个菜摊前拿把药芹看看,拎袋菠菜掂掂,问问价钱重量,却并不下手买。我心里嘀咕着这可能是赶集的老油子精着呢,懂得“货比三家不吃亏”会过日子的主。我还是没有他们细心和耐力,看见一车用塑料网袋装的黄瓜,憋不住地问摊主多少钱一斤?摊主说,黄瓜论袋不称,10元一袋。我拎起一袋黄瓜掂掂斤两。摊主赶忙说,足有5斤。我正心里盘算着5斤黄瓜,摊2元一斤,比社区超市价格便宜一半还转个弯。摊主见我犹豫,又说道,看这黄瓜多新鲜,花都没蔫,绿油油没下水的黄瓜在哪家超市能买到?我心一动,掏10元购一袋。我一路逛下来,购的大包小包满满的黄瓜、苦瓜、花生、药芹、大蒜等瓜果蔬菜,一塑料网袋一塑料网袋打着结,沉甸甸两只手不得闲拎着往外走。
事后才省悟,这塑料网袋装蔬菜论堆付钱,虽然省事爽快,但也有被蒙混吃哑巴亏的时候。集市中不诚实的摊贩容易以这种出售方式以次充好。我买的大蒜外面包层都是鲜嫩蒜苗,可到家打开网袋,里面有烂黄叶大蒜,大有感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看来还要学着大爷大婶精着“赶集”这门学问呢。
我手拎沉甸甸的蔬菜瓜果满载而归的“赶集”过瘾心爽,但拎的实在有点累,想就近歇歇脚,抬眼望去离大韩继牌楼旁边还有卖新鲜羊肉、牛肉和牛羊肉熟食摊以及就地取材料烤羊肉串、火烧驴肉摊一条龙服务很吸引人眼球。这里的生鲜牛羊肉摊贩除了像我们江南菜市场里那般论斤售卖外,贩卖的最大特色是活羊现宰。只见师傅揪住羊角一眨眼活羊成了刀下鬼,一手拎蹄一手提刀手脚麻利地剔、砍、剥、刺,三下五除二全羊解体,羊肉冒着腾腾热气,羊肉28元一斤,赶集人争相购买。目睹眼前的一切我只能兴叹,烧羊肉不是我的擅长,但我心有不甘,不会烧会买,还不如品尝熟食牛肉、羊肉。于是,从生鲜羊肉摊向前跨一步就是熟食卤好了的牛羊肉,一问价,五香熟牛肉28元一斤,这要比江南超市里卖的五香牛肉便宜一半,我怦然心动,冲着老板喊了一声:“给我剁二斤。”“中。”师傅一刀剁下,一称两斤多点,58元。
这时,一位摊主老板娘身手敏捷地从生鲜羊肉摊拿来羊肉,当着我的面切割肉丁,穿成羊肉串,肉鲜量足,足够证明羊肉不掺假,但我实在不敢恭维这种现场烤制羊肉串的卫生了。呵呵,别穷讲究,还是入乡随俗吧,我花了6元钱买了4串羊肉串,比我们江南卖的羊肉串筷子般粗细要实在好几倍,吃起现烤羊肉串口感鲜嫩香喷喷的。就在老板娘一手烤制羊肉串,还眼观前来买羊杂汤的顾客,他们互相间说着卷舌音很重的地道北京话时,我不禁联想起年轻读过老舍先生小说集《赶集》,书中描写的形形色色北方市民在集市上对话的京腔韵味,映衬了此时赶集的场景,无不透着百姓庸常生活的诗化和快意。
新闻推荐
日前,已经连续8年成功举办的IDOL锋范奖·广西室内设计年度总评榜再次启动2018年第9届年度盛会。IDOL锋范奖旨在打造饰界最...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