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记者 于文静) 草地贪夜蛾是玉米上的重大迁飞性害虫,目前全国有14个省区市发生此虫害,查见发生面积138.4万亩。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要全面做好监测预警,防控处置,强化技术普及和宣传,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记者21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草地贪夜蛾(秋粘虫)已在全球近100个国家发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跨国界迁飞性重大害虫。今年1月以来,该虫相继从境外迁入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并快速向北迁飞扩散,目前发生区域涉及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海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江西、重庆、河南、安徽等14省区市的385个县(市、区)。
据了解,草地贪夜蛾原发于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16年传入非洲并迅速在撒哈拉以南44个国家蔓延,2018年7月开始陆续传入也门、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中国等9个亚洲国家。此虫在11摄氏度至30摄氏度温度内适宜发生、繁殖力强、取食作物种类多、迁飞扩散距离远、防控难度大,已在世界多个国家造成严重危害,非洲及亚洲部分区域玉米、甘蔗等作物减产20%至30%,重者毁种绝收。
专家分析,我国大部地区适宜草地贪夜蛾的栖息和繁殖,该虫将成为我国又一个“北迁南回、周年循环”发生的迁飞性重大虫害,发生危害将成为常态。各地要充分认识其危害的严重性,高度重视监测防控工作。
农业农村部2018年12月26日发布了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加密监测预警,落实属地防控责任,全力做好防控应对工作。
近日,农业农村部已在全国范围部署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全面做好虫情普查和监测预警,要安排精干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开展一次普查,重点排查该虫对玉米、甘蔗、水稻、高粱等禾本科作物种植区域的发生危害情况,并实行严格虫情报告制度。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参会人员试驾E100日报消息(记者周枳伽、通讯员张力元报道摄影)5月13日,第三届中国-东盟汽车标准法规交流合作对话会在印尼万...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