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22日晚,舞剧《刘三姐》2019年全国巡演首场演出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成功上演,获得观众高度赞誉。 5月25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网文艺评论部主任刘让兴在人民论坛网刊发了评论《大国文艺:〈刘三姐〉传承经典 不负时代创新》,本报现予以全文转载。
舞剧《刘三姐》根据广西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刘三姐改编。刘三姐,人民又称三姐,是我国古代坊间传说的讴者,珠歌翠舞声美动人,有“歌仙”美誉。剧情讲述了聪慧机智的壮族姑娘刘三姐与勤劳勇敢的阿牛哥不畏权势勇于和恶势力作斗争的故事。以壮族经典山歌唱段为主,舞艺为语,主张人物、诠释特性、充分挖掘故事底蕴,首次以唱段舞语形式用壮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创新卓越演绎“歌仙”刘三姐能歌善舞的传奇时代,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展现广西壮族人民勇敢善成的民族团结品质。
探索精神的价值。电影《刘三姐》自1961年公映以来,演员黄婉秋塑造的刘三姐形象以“三美”深入人心,“翩若惊鸿”的刘三姐经过黄婉秋的演绎在一代人的心中完成了定格,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塑造了壮族人民最具时代的经典。由于人民对刘三姐无比的喜爱,更是把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时至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这一天定为壮族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圩节。跌宕起伏,时间一如往昔。中华文化泱泱数千载,蕴藏数之不尽的哲学思想,人类文明流传的经典宛如夜空繁星,指引人民道路前行。经典所以附之经典,源于一代代人的传承,既有故事,又有遗珍,更沉淀出文化、闪耀着智慧。传承不是时光跋涉的远近,无亦于华丽修辞、言文技巧,是新一代人思想重构敬畏经典的创新拓展,承载历史、传承价值。
对于一个时代的深刻:“刘三姐的歌声是他们童年时代耳熟能详的调子,是他们懵懂少年时迷恋的电影‘恋人’。”《刘三姐》追求幸福的歌声让人民燃起心中的希望火焰,也成为中国电影百年影响最为久远的经典银幕形象。新时代,大国文艺从复兴到崛起,承担着比以往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有序创新,敢领风气之先的魄力。当前我国文化自信薄弱,思想再解放不够,观念变革不够深,我们需要踏实肯干的文化新品质,呼唤文艺市场经济意识、建设政策、创新模式等先进文化题量。
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新理论为标志。文化的发展变迁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创新探索在前、总结在后,以立促破,是新时代改革深水区的常态。“美好”永无止境,无数次用创新之光照亮的“理想”,新矛盾的出现,既缺憾、不足,却孕育着希望、机遇。这充分警醒我们,无论全面深化改革、净化营商环境,都应纵深层面规划文化思考,培厚文化春天的土壤。
创新是进步的阶梯、撬动未来社会的杠杆,总能创造属于一个时代的奇迹。创新打一开始走的是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的是前人从未做过的事,大路朝歌难免荆棘丛生、困难重重。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攀登的人,才有希望抵达峰顶。传承创新的力量贵在用心丈量、张力有度。同样的力量,不同的人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山高人为峰,纵观历史文化长河,誓言“为国为民”者、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更是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主动体现。增加文化供给传承传统文化价值基因,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闻推荐
石宇奇赢得轻松。今报记者覃江宜/文邹财麟/图最好的球队登上最后的舞台。5月25日,2019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赛结束...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