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有道
时本
据广西新闻网报道,6月28日,广西电子健康卡首发仪式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举行,此举意味着,我区卫生健康信息惠民便民步入“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新阶段。
此前,各大医院各自发行诊疗卡,患者每到一家医院看病就得办一张卡。由于诊疗卡互不通用,患者换一家医院看病,还要从头再做检查。
医院之间的信息壁垒,导致患者看病来回折腾,也使诊疗失去连贯性,还浪费患者和医保基金的钱。为解决这一弊端,国家有关部门曾督促各地以城市为单位统一制定诊疗卡,力求实现市内就诊“一卡通”。目前在国内一些城市,患者在不同的医院之间看病,只需持一张卡即可。
既然以前已有“诊疗一卡通”,如今为何又推出电子健康卡?两者又有何不同?
去年12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卡。虽只多了“电子”二字,却实现了由“单一线下实体”向“线上线下一体化”迈进,更适应“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需求。
广西电子健康卡首发,是对这个《意见》的具体落实。以前的“诊疗一卡通”只是在全市或一省通用,但这次推出的电子健康卡,却可以在全国通用,持有这种卡,跨省就医不必换卡。
有了全国电子健康卡,广受诟病的医疗信息壁垒,有望因此得到破解,持一张卡各地就医就诊,以前做过什么检查、用过什么药一目了然。而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卡收集形成的数据库,便民作用凸显,在促进医疗成本的降低与监督医保费用合理使用方面,其作用不容置疑。从这个角度来说,广西推出居民电子健康卡的积极作为,值得赞扬。
但也要看到,全国居民电子健康卡的普及,也有一定的阻力,需要管理部门及时关注并予以解决。比如,部分医院也许会担心,医患信息完全公开可能会自惹麻烦,在全国居民电子健康卡信息录入方面可能会有所保留;一些医院录入信息量少,导致全国电子健康卡的数据库作用一时还难以发挥;本地(或本院)诊疗卡与全国居民电子健康卡并存的现象,或许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等等。
不管怎样,全国电子健康卡在区内发行,无疑是一大进步。相信随着其他医改举措的实施,有些顾虑会被逐渐打消,医患双方对于电子健康卡的接受度将不断提升,电子健康卡作用日显,对于医疗改革、居民保健、医疗资源配置等等,都有裨益。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刘琴实习生/赵令宸)6月27日,由广西医科大学主办,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解剖学会承办的...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