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韩倩)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宣布,自2019年起在全国全面实施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实现项目全覆盖。包括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在内的14家医院被确定为广西定点医疗机构。患者家长或家属可就近将孩子送到定点医疗机构救治。
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于2017年启动实施,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司联合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在全国27个省(区、市)组织实施。2018年起,广西成为新增国家项目省份。该项目主要针对发病率相对较高、有成熟干预技术、治疗效果好的先天性结构畸形疾病,为患儿提供医疗费用补助,减轻患儿家庭医疗负担。符合救助条件的,将一次性获得相应补助费用,补助范围涵盖药费、床位费、诊查费、检查费、放射费、检验费、治疗费、手术费、输血费、护理费、材料费、输氧费等多项医疗费用。
为了深入落实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任务,让更多贫困患儿受益,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印发《关于推进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全覆盖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全面实施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实现项目全覆盖。
根据《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方案》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日前公布了2019年度省级项目管理机构32家,定点医疗机构272家。广西确立了一家省级项目管理机构和14家定点医疗机构,其中省级项目管理机构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14家定点医院机构包括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桂林市妇幼保健院、梧州市妇幼保健院、钦州市妇幼保健院、玉林市妇幼保健院、贵港市人民医院、贺州市人民医院、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河池市人民医院。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刘琴通讯员/杨金娇)我区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已于7月3日正式开始,预计8月14日结束,最先进行投档录取...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